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名医传说与名医拟象研究

名医传说与名医拟象研究

  • 字数: 281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作者: 贾利涛
  • 出版日期: 2018-07-01
  • 商品条码: 978753258825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88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贾利涛著的《名医传说与名医拟象研究》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是对中国名医传说的研究,从三个方面展开了探讨:一是全面梳理中国传说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名医传说研究学术史;二是对名医传说叙事模式、故事类型、艺术特色、传播特点的提炼和概括;三是对神农传说、岐黄传说、扁鹊传说、张仲景传说的研究。应该说这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尤其是第三部分的个案研究,运用文献、考古、民俗的三重证据法对很具有代表性的四位名医传说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该研究是有一定难度的,名医的史料、传说散见于各种文献之中,其中涉及古籍文献、中医中药、民间信仰等众多学科的知识,作者尽可能齐全地搜罗相关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研究,提出自己见解。可以说是至今为止对中国名医传说很为全面的研究。

下编主要是拟象与名医拟象的探讨。在传说研究的学术目前,曾出现过许多至今仍为学界所广泛运用的观点和理论,如胡适提出的“箭垛式人物”和“滚雪球式生长”观点、柳田国男的“传说核”理论、邹明华提出的“专名说”、陈泳超的传说演变“动力学说机制”等等,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如传说的发生机制、传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传说的传承与变异、传说的传播等)对传说学某些理论问题的解决做出了贡献。本书中所提出的“拟象”说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传说生成机制的有益探索。
作者简介
贾利涛,男,1985年生,河北武安人。2009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随后入复旦大学中文系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专业硕博连渎,2015年获文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艺术人类学、民间文学、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目录
   序

上编

绪论

节 20世纪中国现代传说学发展简史

第二节 20世纪中国名医传说研究综述

章 名医传说的基本特征

节 名医传说的叙事模式

第二节 名医传说的故事类型

第三节 名医传说的艺术特色

第四节 名医传说的传播特色

第二章 “神农尝百草”解读

节 “神农尝百草”神话的核心情节

第二节 “神农乃本草之祖”的身份建构

第三节 《神农本草经》与神农神话的文化关联

第四节 《神农本草经》的神话一仙话元素

第三章 岐黄神话传说解读

节 史载岐伯事迹的基本脉络

第二节 《黄帝内经》建构的黄帝形象

第三节 医经对黄帝医药关系的确证

第四章 扁鹊传说解读

节 史载扁鹊事迹的基本脉络

第二节 扁鹊人物属性论争

第三节 神话人物扁鹊新证

第五章 张仲景传说解读

节 史载张仲景事迹的基本脉络

第二节 传说建构的医圣张仲景

下编

第六章 拟象及名医拟象的提出

节 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的拟象说

第二节 “拟象”的基本定义、性质及内涵

第三节 民间传说视野下的“拟象”概念

第四节 “名医拟象”概念的生成情境及典型意义

第七章 名医拟象初步成形和动态充实

节 名医传说的初生阶段

第二节 名医拟象的初步成形

第三节 名医拟象在名医传说传播中的作用

第四节 名医拟象在稳定中的动态充实

第八章 名医拟象在传说―史传―崇祀互动中的表达

节 名医传说―名医史传―名医崇祀的互动

第二节 名医拟象的史传表达路径

第三节 名医拟象的崇祀表达路径

第九章 民间传说演述行为中的名医拟象

节 名医拟象是演述者―受众共同的经验范围

第二节 名医拟象是受众的认知依据和工具

第三节 名医拟象是演述者的演述依据

第十章 拟象说在民间传说研究中的有效性

节 拟象说对人物传说研究的普遍适用

第二节 拟象说对人物传说研究的创新尝试

第三节 拟象说对传说研究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