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多重证据法的运用与深化——中国音乐史学史证范式研究

多重证据法的运用与深化——中国音乐史学史证范式研究

  • 字数: 316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肖艳
  • 出版日期: 2018-07-01
  • 商品条码: 978730322649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89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音乐史是门特殊的交叉性专业,其研究对象立足于音乐这种看不见的主体之上,但在研究过程中又需借助文献学材料、考古学材料、民族学材料辅证立论。相关证据的运用既要遵守所利用学科的规则,还要兼具本学科自身的特色,其实施细则极为复杂、困难。中国音乐史学在不断完善的进程中,对相关音乐史料的考据、考信,逐步形成了多方采集史料、深入考证,在有较充分证据的基础上构筑史实,并籍之复原音乐历史面貌的研究范式。作为科学的历史研究,“史证”在其“科学范式”构架中,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拟就杨荫浏、黄翔鹏、李纯一、项阳等前辈学者,在这一学科研究范式中所作贡献,特别是在“史证范式”建立、深化方面的贡献,进行论述。
目录
  

引言

节 选题缘由和解题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第三节 史证、多重证据法等概念的界定

第四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

章 证据法则在中国传统哲学和史学中的地位及发展

节 中国传统思想哲学和历史学对证据的重视

第二节 古代历史研究中的口传证据

第三节 古代历史研究中的书面证据

第四节 中国古代的史官制度

第五节 钱大昕与“二重证据法

第二章 清末以来中国思想界史学家对证据法则的认知

节 近代“新史学”对史证的影响

第二节 王国维与“二重证据法

第三节 顾颉刚与“多重证据法

第四节 陈寅恪在音乐史学方面的研究

第三章 略述史证法则在西方的形成与发展

节 早期西方哲学、史学对证据的认识

第二节 西方现代思想学术视野下的证据法则新发展

第三节 西方史学家对证据法则的重视

第四章 近百年中国音乐史学史证范式的形成及

多重证据法的初期运用

节 中国音乐史学的研究传统

第二节 中国音乐史学的建立

第三节 近现代音乐史学家学术观念形成的历史背景

第四节 音乐史研究中“多重证据法”的发展概况

第五节 “多重证据法”在音乐史学界的初期运用举例

第五章 “多重证据法”在中国音乐史学研究中的成功范例

节 杨荫浏在音乐史研究中对“多重证据法”的运用

第二节 李纯一在音乐史研究中对“多重证据法”的运用

第三节 黄翔鹏在音乐史研究中对“多重证据法”的运用

第四节 项阳等学者对“多重证据法”的运用与发展

第六章 中国音乐史研究史证范式的深化与发展

节 “多重证据法”的科学运用

第二节 证据法学与多重证据法

第三节 对多重证据法的探索

第四节 继续深化“多重证据法”在音乐史研究中的运用

第五节 从科学证伪角度进一步发扬“史证”功能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