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走向和谐:转型期幸福论

走向和谐:转型期幸福论

  • 字数: 24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丛晓波
  • 出版日期: 2018-05-01
  • 商品条码: 978701018268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4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如同追问自我追寻意义,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如同爱情与死亡,幸福也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我国社会转型期背景下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其有独特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并呈现从关系到自我的倾向。丛晓波著的《走向和谐――转型期幸福论》从现实的生活,即什么是幸福、怎样获得幸福问题入手,反思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影响个体生命和生活质镀的实践性命题,探索了转型期人们对生活的基本态度,从人的本质的社会性角度,阐释了幸福的三大要义:价值与意义、实践、德性。本书在思维范式与论述方法上二突破单一学科的局限,综合社会学、哲学及心理学等多学科理沦探讨了幸福是什么及如何实现这一问题。实证性研究成果的支撑使本书对“幸福是什么”这一抽象诘问的回答变得合理有力。
作者简介
丛晓波,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博十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现教育学部)心理学博十、日本广岛大学社会心理学人类行为研究博士。研究领域为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著有《自尊的本质》(2012)等著作,在《新华文摘》、《教育研究》、《兰州学刊》、《社会科学战线》、《人间科学研究》(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三十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诠释:幸福的本质
第一节 什么是幸福
第二节 幸福的特性与构成
一、幸福的特性
二、幸福的构成
第三节 溯源幸福
第四节 幸福的测量与感知
一、源于国外的幸福测量表
二、国内研发的幸福测量表
第二章 幸福与自我的社会文化构成性
第一节 诠释:文化与自我
第二节 一致性与差异:文化的自我观
第三节 一个重要方法:比较的视角
第四节 幸福的社会文化构成性
一、幸福与人的社会性
二、幸福的社会性差异
第三章 转型期的社会文化与幸福
第一节 转型期的概念与范畴
第二节 转型期我国社会文化规范模型解析
第三节 走向和谐:转型期中国人幸福观的差异与整合
第四节 一项基于调查的思考:差异或是变化
一、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四、讨论
五、进一步研究与讨论
第四章 社会文化比较中的自我与幸福
第一节 国外社会的自我与幸福
一、西方人的自我与幸福
二、日本人的自我与幸福
第二节 转型期中国人的自我与幸福
一、新旧冲突:矛盾的自我
二、多元困惑:包容的自我
三、对话调整:成长的自我
第五章 自我提升:实现个人幸福的路径
第一节 心理冲突中自我和谐的基本理念
第二节 生活实践:体验与提升的诸多方法
一、身体与心理
二、接纳与生成
三、实践与和谐
第六章 社会理想:实现多数人的幸福
第一节 为什么要追求大多数人的幸福
第二节 基于大多数人幸福的社会发展理念
第三节 社会文化建构中的契约
第四节 幸福的社会理想及实现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