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苏(俄)银行体制演变史 从

中苏(俄)银行体制演变史 从"大一统"到市场化

  • 字数: 189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肖翔
  • 出版日期: 2018-08-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1033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7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苏(俄)银行体制演变史:从“大一统”到市场化》以“大一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化转轨为主线,比较研究了中苏(俄)银行体制演变的历史。

《中苏(俄)银行体制演变史:从“大一统”到市场化》首先较为深入地讨论了为何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建国之初都选择了“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分析了“大一统”银行体制运行的特征,以及为何“大一统”银行体制很终难以维系的原因。进一步研究了中苏(俄)银行体制市场化改革的过程。

《中苏(俄)银行体制演变史:从“大一统”到市场化》梳理了中国“体制内”的银行体制改革与“半体制内”银行兴起的历史进程,比较了中国银行体制“渐进式”改革与苏联(俄罗斯)“激进式”改革的路径与绩效,为中国未来银行体制改革提供了历史经验与启示。
作者简介
肖翔,1984年生,经济学博士,现为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在“管理世界"《中国经济史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CS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其中有代表性的论文包括《“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利于产值还是利润?》《中国国情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历史分析》。出版《中国工业化中的政府作用研究》等著作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项,省部级课题多项。
目录
   章 导论

一 中苏(俄)银行体制比较研究的意义

二 中苏(俄)银行体制变迁的路径:从历史与比较的视角

三 银行体制变革的历史启示

第二章 苏联与新中国成立之初银行体制建立

节 苏联(俄)建国之初银行体制的剧变与调整: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第二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新中国银行体制的建立

第三节 中苏共和国成立之初银行体制的比较研究

第三章 中苏“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建立与调整

节 苏联高度集中银行体制的建立与调整

第二节 中国“大一统”的银行体制的建立与调整(1953~1978)

第三节 中苏“大一统”银行体制比较

第四章 市场化改革的探索与中苏银行体制变革

节 戈尔巴乔夫改革下的银行体制变迁

第二节 中国银行体制变革

第三节 中苏银行体制初步变革的比较研究

第五章 市场化加速推进下中俄银行体制转型

节 俄罗斯“休克疗法”下的银行体制变革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银行体制变革(1992~2000)

第三节 中俄银行体制比较(1992~2000)

第六章 21世纪银行体制变革与发展

节 时期银行体制变革

第二节 中国银行体制在21世纪的发展

第三节 中俄银行体制比较分析(2000~2012)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