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木炮打宾州·冰趟子战斗

木炮打宾州·冰趟子战斗

  • 字数: 74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南京出版社
  • 作者: 袁碧辉
  • 出版日期: 2018-06-01
  • 商品条码: 978755332211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95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2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袁碧辉著的《木炮打宾州冰趟子战斗》叙述了“木炮打宾州”“冰趟子战斗”。木炮打宾州是1934年5月赵尚志指挥的东北反日游击队进行的一个经典战役。冰趟子战斗是抗联第三军在敌我力量较为悬殊、装备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利用地形优势进行的一场以少胜多的伏击战,是东北抗联历目前以较小代价赢得重大胜利的一次经典战例,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妄图一举消灭抗联部队的嚣张气焰,提振了抗联部队的战斗士气,鼓舞了抗日军民战胜侵略者的勇气和信心。充分表现了赵尚志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目录
   引言

一、北疆沃土宾州城

二、宾县党组织的地下斗争

三、游击队创建“红地盘”

四、围攻宾州城

五、美丽通北

六、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

七、远征黑嫩

八、激战冰趟子

主要参考资料
摘要
    1932年9月,许亨植介绍季铁中(原名季兴汉)加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0月,季铁中转为党员。11月,组建共青团宾县特支委员会,季铁中任团特支书记。
     1933年宾县特支由罗家屯迁到宾县县城宾州镇。经季铁中联系,吕大千与特支书记金策、组织委员许亨植接通关系。3月,中学工委支部改为中学支部,受宾县特支领导。
     1933年3月,金策、金水星、李启东、李根植陆续调离宾县,特支进行改组。由许亨植任特支书记,吕大干任宣传委员,王希贤任组织委员,季铁中任青年委员兼团特支书记。
     1934,年许亨植和季铁中先后调离宾县特支,由孙宝太任特支书记,吕大千任副书记,孙太义任宣传委员,王希贤任组织委员。特支接头地点在季家床子、王家花铺。1935年3月,在上级党组织的协助下,成立宾县特支地下联络站――新宾书局。特支联络人是刘致新(化名),联络站负责人是韩谋智。
     特支机关由玲珑山罗家屯迁入宾州城后,设有中学支部、宾七区支部、宾东支部。1934年宾东支部改为小组,增设城关支部,还有宾北单独关系一人。
     宾县党组织的活动持续到1937年5月。当年4月15日,日伪特务机关以哈尔滨为中心制造了“四一五”事件,对共产党员进行大搜捕。哈尔滨特委领导人被捕后叛变,供出特委所属党组织的各地负责人。宾县特支书记孙宝太于5月上旬被捕,牵连特支副书记吕大千及党员赵三声、韩谋智,团员李有等四人于5月13日同时被捕。吕大千、孙宝太被敌人杀害于哈尔滨太平桥圈河,宾县特支地下联络站――新宾书局遭到破坏,特支停止活动。
     用生命迎接“来年春”的吕大千
     吕大千是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是地下斗争战线中的杰出人物。
     吕大千,名树俊,字大千,1909年生于宾县。1924年他考入宾县中学,经常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进步书刊,接受进步思想,关心国家政治大事。五卅惨案发生后,宾县中学的爱国师生积极响应和声援上海工人的反帝斗争,吕大千成为学校反帝爱国运动的组织者之一。他发挥自己善于绘画、书法的特长,挥笔书写反帝标语,画反帝漫画,在同学中很有威信。1927年,吕大千考入哈尔滨第二中学读高中,仍积极参加反帝爱国斗争。1928年11月,因参加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强修五条铁路的哈尔滨学生示威大游行,遭到反动当局的镇压并被开除学籍,他被迫回到宾县当小学教员。由于他博学多才,思想激进,在学校和社会上有很高威望,成为县城里的文化名人。
     1929年,为了进一步提高文化水平和寻求救国真理,吕大千在亲友们的资助下考入北平民国大学读书,在那里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群众组织――反帝大同盟。1930年底毕业后,他怀着强烈的救国救民理想又回到家乡宾县,在宾县中学任语文教员。他积极利用各种条件开展革命工作,并渴望找到党的组织。他在课堂上向学生宣传革命思想,揭露和抨击反动当局的黑暗统治。他组织季铁中、赵俊臣等十几名进步学生成立了读书会,通过阅读和研讨进步书刊,传播反帝救国思想,培养革命力量。后来有些人成为宾县抗日斗争的重要骨干和党、团员。
     P12-1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