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孟繁华研究论集

孟繁华研究论集

  • 字数: 4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 作者: 贺绍俊 张欢
  • 出版日期: 2018-06-01
  • 商品条码: 978720911363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91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孟繁华研究论集》集合谢冕等知名作家与文艺评论家对孟繁华代表作品的点评、孟繁华的访谈以及孟繁华的自述等。《孟繁华研究论集》是在公开发表文本基础上选编的,在内容上都对应着具体的专题、时间、活动等。将《孟繁华研究论集》命名为“方式和轨迹”,“方式”,既是指孟先生的人生方式,也指他的学术方式。或者说,学术和批评就是他的人生方式;“轨迹”,是指众家之评说。
作者简介
   贺绍俊,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曾任文艺报社常务副总编辑,《小说选刊》主编。专业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主要从事当代小说研究和批评,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主要著作有《文学的尊严》《建设性姿态下的精神重建》《重构宏大叙述》《当代文学新空间》《文学批评学》《中国当代文学图志〉《铁凝评传》等。曾获鲁迅文学奖等奖项。

张欢,清华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张爱玲研究、冯雪峰研究、消费主义文化研究。出版专著《大众文化场景研究:天天节日》、《中国左翼文化政治及其内在建构》、诗集《不进则退不了》(香港)、文集《穿林渡水》。发表CSSCI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七项。获清华大学第三届朱自清文学奖,第七届唐瞍青年文学研究奖。
目录
   有参与性地写在前面的话

评说(一)

《新时期的小说与诗歌十讲》序

批评作为一种事业的选择——孟繁华《文学的新现实》序

孟繁华印象

喜剧时代的悲剧精神——论孟繁华的文化批评与文化选择

发人所未发,道人所未道

“学术”与“史”的可能性

当代文艺学的反思之书

没有事实就没有“史”——读孟繁华《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第三部)

当代文艺学的单一与复杂——孟繁华和他的《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第三部)

语境与心态:论孟繁华的文学批评

《众神狂欢》:中国文化各阶层分析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新的视角新的问题意识

寻求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的结合点——评孟繁华、程光炜著《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

文化批评与“中国当代文学形象”——评孟繁华新著《传媒与文化领导权》

追求整体的当代文学史——读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的随想

激情与洒脱——评孟繁华的《中国当代文学通论》

探究当代文学的不确定性——读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

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化”——读孟繁华、程光炜著《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

专业精神与天下情怀——评孟繁华新著《文化批判与知识左翼》

当代文学的多元观察——读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

激情、发现与介入——孟繁华的文学批评

展示当代文学矛盾的现代性力作——评孟繁华《中国当代文学通论》

知识的重组与陌生化——读孟繁华、程光炜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

大众与知识人的现代角力——浅谈孟繁华的文化研究

政治、文化与文学——评孟繁华的文学批评与文学史观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看护和守望——关于孟繁华的当代文学研究

“诗性”的批评与思想的魅力——孟繁华的文学评论风格简论

打通新旧,兼容雅俗的文学史书写——读孟繁华、程光炜等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

以思想介入现场——评孟繁华《文学革命终结之后——新世纪文学论稿》

只有理解现在,才能解释过去——关于《文学革命终结之后——新世纪文学论稿》

激情岁月的文学激情——读孟繁华《1978:激情岁月》

孟繁华:坚守“新理想主义”

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

在批评前沿的发现、批判与守护——关于孟繁华先生的“新世纪文学”研究

2014年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授奖词

2012年获第十一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评论家奖授奖词

当代中国文学优秀文学批评家授奖词

……

评说(二)

访谈

自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