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幽梦影

幽梦影

  • 字数: 4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三秦出版社
  • 作者: (清)张潮
  • 出版日期: 2018-08-01
  • 商品条码: 978755181850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45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幽梦影》是清代有名编辑家张潮的代表作。以清朝初期盛行一时的小品体写就。它涉猎范围广博,行文酣畅明快,独到的人生见解,处处体现出浸润着传统文人修养的审美哲学,不乏对儒释道的参悟和对人情世故的温和讥讽,更兼诸多文坛好友的评语妙趣横生,读之令人拍案叫绝,齿颊生香。这类小品文虽然看似浅白,但由于年代久远,对当时社会背景没有全面的了解的读者或许未必能真正地、全面地理解个中趣味。因此新版《幽梦影》在清康熙本基础上,参校光绪五年本,精心挑选了能给现代人带来启发的一百一十三则,并将正文及诸友评语逐一加以白话翻译,为年轻读者提供了一窥三百年前文坛盛况的小窗口。根据《幽梦影》的独特形态,新版以微信朋友圈形态呈现白话翻译部分,其实编辑是有私心的:就是希望年轻朋友们能够知道古人今人都是普通人,并无本质不同。千万不要被“古”字吓跑,而错过那么有趣的传统文化宝藏!
内容简介
本书文字部分:清言小品,是一种独立于经史诗文之外的文体,以简洁的格言语录形式,表现传统中国文人的哲思和审美趣味。
《幽梦影》是其中的代表作,“以风流为道学,寓教化于诙谐”,优雅随性,清新不凡,读之令人齿颊留香。
而很有特色的是,书中每段文字之旁都有张潮好友们的批注,“令读者如入真长座中,与诸客周旋,聆其馨?”,其实就是微信朋友圈的穿越版。
因此,我们将本书直接翻译成朋友圈,把三百年前的古人拉近到我们的生活中,让读者近距离观赏当时文人才子们的友情互动,领悟性灵之美。
本书插图部分: 每条白话“朋友圈状态”均配有精美全彩古画。
作者简介
张潮,性灵才子张山来张潮,字山来,号心斋。徽州书香世家出身,清顺治大吏之子。幼时家境 优渥,“颖异绝伦,好读书,博通经 史百家言”,少时以文名传大江南北。 然而,在科举仕途上他却运气不佳,十二年屡试不第,捐官后又因书籍招 致家难。壮志消磨殆尽,索性绝意功 名,一面经营盐业,一面醉心著书、编刻之道。所编《虞初新志》等书皆 新人耳目令人拍案,其中名篇如《口技》《核舟记》,今人无不成诵。张潮不仅以编刻前修、评议时流名闻天下,更有著作等身,卓然可传。小说 志异、诗词戏曲、杂文小品皆自出机杼,不落窠臼。兼之酷爱雅集,风流慷慨,一时树帜康熙文坛,名流墨客皆与往来唱酬。康熙三十八年,看似超然世隐的张潮遭构陷入狱,一说卷入政治风波。虽实情待考,但从张潮对明遗民的景仰和其作品中不时流露的讽刺锋芒来看,这位性灵才子与当时主流也确实格格不入,乃至其书在乾隆年间遭到厉。此案之后十余年间,张潮穷困潦倒, 很终凄然病逝。《幽梦影》一书中,除了张潮本人的文字,还有百余点评者,其中赫赫扬名者有: 风流才子冒辟疆,一代诗宗王士禛,戏曲名家孔尚任,画坛查士标,数学大师梅文鼎等等,另有诸如外交大使、养鸟高手、棋坛怪杰等少见于经传的风雅之士。细考诸人交际,亦可见钱谦益、石涛、李渔、朱耷、曹寅、蒲松龄等如雷贯耳之大名。这样的文友圈,可谓阵容豪华盛极一时。
目录
《幽梦影》无目录
摘要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 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 水际听 乃声,方不虚生此耳。若恶少斥辱, 悍妻诟谇,真不若耳聋也。 黄仙裳曰:此诸种声颇易得,在人能领略耳。 朱菊山曰:仙老所居乃城市山林,故其言如此。若我辈日在广陵城市中, 求一鸟声,不啻如凤凰之鸣,顾可易言耶? 释中洲曰:昔文殊选二十五位圆通,以普门耳根为。今心斋居士耳根 不减普门,吾他日选圆通,自当以心斋为矣。 张竹坡曰:久客者,欲听儿辈读书声,了不可得。 张迂庵曰:可见对恶少、悍妻,尚不若日与禽虫周旋也。又曰:读此方知 先生耳聋之妙。译文: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 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欸乃声,才不辜负了 这双耳朵......不过,若是听到了恶少和悍妻的辱骂声,那 真不如耳聋了。 刘彦冲 松风琴隐图 ? 张竹坡黄仙裳:这些声音都容易听到,关键在人能否领略。朱菊山:黄先生的寓所好似城中山林一般,才会这样说。我辈 天天在扬州市井中,鸟声和凤凰之鸣一样难得,谈何容易! 释中洲:昔日文殊菩萨以观世音耳根圆通为二十五圆通之首。今 日心斋耳根比之观音也不差,他日我来选圆通,当以您为。 张竹坡:长年客居在外的人,想要听儿辈读书声,却是很难 啊...... 张迂庵:可见每天对着恶少悍妻,还不如与虫鸟为伴。读了这篇 才知道先生“耳聋”的妙处。 蝇集人面,蚊嘬人肤, 不知以人为何物! 陈康畴曰:应是头陀转世,意中但求布施也。 释菌人曰:不堪道破。 张竹坡曰:此南华精髓也。 尤悔庵曰:正以人之血肉,只堪供蝇蚊咀嚼 耳。以我视之,人也;自蝇蚊视之,何异腥 膻臭腐乎? 陆云士曰:集人面者,非蝇而蝇;嘬人肤者, 非蚊而蚊。明知其为人也,而集之嘬之,更 不知其以人为何物? 译文:苍蝇在人脸上乱飞,蚊子咬人皮肤,不知道它们把人 当什么! 齐白石 葫芦青蝇 ? 张竹坡,尤悔庵陈康畴:应是僧人转世,想要求人布施。释菌人:不能提......?张竹坡:这真是庄子思想之精髓。 尤悔庵:因为人的血肉只配得上给苍蝇蚊虫咀嚼......我们看自己 是人,它们看人,只当是腥膻臭腐罢了。 陆云士:总在眼前惹嫌的,不止苍蝇;吸别人血肉的,不止蚊子。 明知对方是人,还要惹嫌、吸血,不知道他们又当人是什么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