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傅佩荣的哲学课 先秦儒家哲学

傅佩荣的哲学课 先秦儒家哲学

  • 字数: 324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京华出版社
  • 作者: 傅佩荣
  • 出版日期: 2018-09-01
  • 商品条码: 978755961881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576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为何以今日哲学视角考量,唯有儒、道两家具备成为普世哲学、永恒哲学的条件?儒家又称“孔孟之道”,孔子是出发点,孟子是中继点,那么荀子、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算真正的儒家吗?在这本书中,傅佩荣教授将给你完整详尽的答案。本书根据傅佩荣教授在台湾大学哲学系所授的“先秦儒家哲学”讲稿修订整理。书中依序介绍五大儒家经典《论语》《孟子》《易经》《大学》《中庸》要旨,系统串讲孔子的一贯之道、孟子的发挥完善,以及先秦历代孔门弟子的总结积累。在这个学习儒家思想的黄金时代,傅老师跳脱“秦政荀学”的,不做“阳儒阴法”的妥协,以哲学理性、学术良知、传即所习的态度,完整呈现孔孟之道的真正精神与光辉。这本书将让你发现,真正好的哲学,是可以在生活中实践,并能带来巨大快乐的。
作者简介
傅佩荣,1950年生人,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历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比利时鲁汶大学、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早年师从方东美先生,后于耶鲁大学深造,受教于余英时先生,继而执教欧洲。他在宗教哲学、中国哲学(孔孟老庄思想),以及译解传统经典《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周易》《大学》《中庸》方面造诣颇深。傅教授兼具中西文化之深厚学养,集四十年潜心研学之心得,以哲学建构和逻辑分析的眼光,搭建起东西方思想的桥梁,堪称中西文化之摆渡者。他治学态度严谨,理论创见迭出,在当今学术界享有盛名。
目录
【第一讲】儒家的基本性格:背景、人物与经典
伟大哲学中的“应然”
伟大哲学中的“超越界”
定义真正的儒家
借鉴诠释学方法重读经典
儒家产生的背景
孔子的生命脉络
孔子思想的核心
孔子之后的发展
【第二讲】《论语》解读:宰我问三年之丧
宰我是谁
何为三年之丧
守丧一年为何不够
“予之不仁也!”
孝顺是什么
爱有差等,由近及远
推己及人,安养天下
【第三讲】《论语》解读:吾道一以贯之
澄清“道”的概念
设定“善”的判准
构建“天”与人的系统
【第四讲】《论语》解读: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第五讲】《论语》解读:孔子的宗教信仰
子之所慎:疾
子之所慎:战
子之所慎:齐(斋)
鬼神、超越界、死亡
宗教语言与宗教情操
【第六讲】《孟子》解读:浩然之气
道通
养勇
知言
省身
【第七讲】《孟子》解读:人性理论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第八讲】《孟子》解读:尽心知性知天
尽心,存心
知性,养性
知天,事天
修身,立命
良知良能,存养充扩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第九讲】《孟子》解读:人生境界






【第十讲】《荀子》解读:人性理论
儒家的外观与内涵
荀子掌握了儒家的外观
荀子的“礼”
荀子的“效益论”
荀子与儒家内核的分歧
《荀子·性恶》文本解读
【第十一讲】《荀子》解读:天行有常
荀子的“自然之天”
天的五种功能
天功能的嬗变及儒道两家的破解之法
荀子“天论”的核心问题
《荀子·天论》文本解读
【第十二讲】《易经》初探
《易经》的特点及组成“易”的含义
《易经》中基本的概念
《易经》象数方面的应用
《易经》概念简释
《易经》溯源
【第十三讲】《周易·文言》解读:以诚修身
乾卦
初九
九二
九三
九四
九五
上九
总结
【第十四讲】《大学》解读:格物致知
三纲
八目
格物、致知
诚意
正心、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全文
【第十五讲】《中庸》解读:天命之谓性
修道之谓教
择善而固执
用其中于民
鬼神之为德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参赞天地
【第十六讲】综合讨论
【编后记】
摘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