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以文化人 齐鲁文化与中国人文智慧

以文化人 齐鲁文化与中国人文智慧

  • 字数: 23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刘怀荣,魏学宝,李伟
  • 出版日期: 2017-12-01
  • 商品条码: 978720910717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9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刘怀荣、魏学宝、李伟著的《以文化人(齐鲁文化与中国人文智慧)》立足中华文明早期特点,以从上古宗族制度到鲁国儒家文化、从上占巫术信仰体系到齐国仙道文化的发展为两条主线,集中探讨了齐国举贤尚功、富国强兵、经济文化并重的方略与鲁同宗周重礼、立德修身的思想,并对齐地仙道文化思想和实践的源流,以及齐鲁文化对中国文学经典的影响等做了分析。全书以鉴古知今的思路,重点从国家治理、士人修身等层面,揭示了齐鲁文化所体现的人文智慧,在树立文化自信方面具有独优惠值和意义,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作者简介
   刘怀荣,男,文学博士。现为青岛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院长。教育部新世纪很好人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首批高等学校首席专家、山东省首届教学名师。出版《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魏晋南北朝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等专著十余部,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一百三十余篇。获山东省社科一等奖2次、二等奖3次、教育部人文社科三等奖1次及山东省很好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等奖项。

魏学宝,山东东营人,文学博士,中围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副教授。近五年参与《中网诗歌通史》(宋代卷)编撰,出版点校古籍《絸斋诗集》。

李伟,山东兖州人,文学博士.现为济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山东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在站。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和参与重量课题4项。
目录
   总序

绪论

章 天地悠悠:齐鲁文化的历史渊源

节 农业文明与财富积累

第二节 血缘群体与宗族制度

第三节 祖先崇拜与巫术信仰

第四节 宗族伦理与鲁文化

第五节 巫术仙道与齐文化

第二章 宗周重礼:伦理为本的文化根基

节 宗周重礼与鲁文化的伦理特征

第二节 孔孟思想产生的文化土壤

第三节 礼乐宗法与周鲁故事

第四节 齐鲁文化家族对礼乐宗法的传承

第三章 立德修身:理想人格的文化设计

节 立德修身思想的内涵及特点

――基于孔孟思想的考察

第二节 周鲁文化中立德修身的典范

第三节 儒家立德修身思想的发展

――以《大学》为核心

第四节 立德修身与中国士人的文化品格

第四章 举贤上功:富民强国的文化策略

节 齐国盛衰与用人思想的成熟

第二节 “举贤上功”体现的用人思想内涵

第三节 齐文化的举贤传统与当代中国政治文明

第五章 稷下流风:百家争鸣的文化成果

节 齐文化的渊源与稷下学宫的设立

第二节 稷下学宫的盛衰变化与运作机制

第三节 稷下学术的重要人物及其思想特色

第四节 稷下学与我国民族精神的塑造

第六章 齐鲁兵学:兵儒融汇的文化整合

节 齐鲁兵学的发展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第二节 兵圣双杰:孙武与孙膑

第三节 齐鲁兵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构建

第七章 不死仙国:长生与成仙的文化探寻(上)

节 东夷文化中的不死信仰

第二节 齐地方士与方仙道

第三节 巫医分途与齐地名医

第八章 不死仙国:长生与成仙的文化探寻(下)

节 齐文化与黄老学

第二节 齐文化与黄老道

第三节 齐地仙道文化的系统整合

第九章 英华外发:艺文经典的文化精神

节 征圣宗经

――以《文心雕龙》为中心

第二节 家国意识

――以二安词、《桃花扇》为中心

第三节 墨侠精神

――以《水浒传》为中心

第四节 神怪奇幻

――从蒲松龄到莫言

结语 齐鲁文化的当代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