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类沟通的起源

人类沟通的起源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美)迈克尔·托马塞洛(Michael Tomasello)
  • 出版日期: 2018-07-01
  • 商品条码: 978710016177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18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于2009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艾丽诺麦寇比奖(Eleanor Maccoby Award of the APA)。本书是一本具有宏观视野的大作,把语言的演化与利他主义、互利共生等文化社会层面相联系,对生物学、语言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界,都是开创性的新见解。
内容简介
本书先从动物的沟通开始,概述一般生物的声音沟通及灵长类的手势沟通,并强调合作的重要性。书中的第四、五章,分别以个体演化和群体演化,来探讨语言的发展与成形。当某个社群发展了具备请求功能的句法后,随着人类产生了不同的沟通需求,为了因应告知、分享这两种新的沟通功能,就会渐渐再发展出更复杂的句法来。作者不仅研究人类的近亲黑猩猩,也观察儿童的语言学习,并论及家庭手语(home sign)如何像一般的口说语言,经历约定俗成的过程。根据实证发现,推论人类今日的语言沟通,始于手势沟通。
作者简介
  

迈克尔·托马塞洛,为美国发展心理家,目前担任德国莱比锡马克思普朗克演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领导发展比较心理学系从事人类及灵长类认知方面的研究。亦兼任沃夫冈科勒灵长类研究中心的主任。

蔡雅菁,现为自由译者。国立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学士。于威尼斯大学意大利语言文学系取得硕士学位。曾任研究助理、语言中心英语教师及意大利语教师。之后又在香港中文大学取得语言学哲学硕士学位。
目录
   系列前言

前言与谢词

第一章着眼于基础结构

第二章灵长类有意的沟通

2.1声音的呈现

2.2手势信号

2.2.1两种手势

2.2.2注意到对方在关注什么

2.2.3小结

2.3与人类沟通

2.3.1以手指物及其他命令

2.3.2理解以手指物的功能

2.3.3小结

2.4猿类沟通的意图

2.4.1理解有意的行动

2.4.2猿类手势如何运作

2.5结论

第三章人类的合作沟通

3.1以手指物及比划示意

3.1.1以手指物

3.1.2图像手势(比划示意)

3.1.3小结

3.2合作模式

3.2.1认知技能:制造共同基础

3.2.2社会动机:协助与分享

3.2.3彼此对帮助及合作推理的期待

3.2.4小结

3.3沟通惯例

3.3.1语言沟通与共享的意图基础

3.3.2惯例是共享的沟通机制

3.3.3小结

3.4结论

第四章个体演化发展的起源

4.1儿童的以手指物

4.1.1儿童以手指物的情境

4.1.2沟通动机

4.1.3指涉意图

4.1.4共同基础

4.1.5彼此对帮助及合作推理的期待

4.1.6小结

4.2儿童以手指物的来源

……

第五章群体演化发展的起源

第六章语法方面

第七章从猿类手势到人类语言

参考书目

作者索引

主题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