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城南旧事 彩绘版

城南旧事 彩绘版

  • 字数: 103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林海音
  • 出版日期: 2018-06-01
  • 商品条码: 978756825697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84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孩子眼里的世界   世界眼里的孩子NO1.  林海音被誉为“儿童文学大师”,荣获世界华文作家协会“终身成就奖”。NO2.  林海音用孩子简单纯净的眼睛带你去读她小时候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就像冬阳下的北京胡同,走着,却永远也不想走到头……NO3.《林海音儿童文学全集》集中展现了林海音的儿童文学成就,感动了一代代的小读者。书中篇目《冬阳·童年·骆驼队》《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窃读记》《迟到》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城南旧事》是中小学推荐阅读丛书,书目、《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之一、荣获瑞士青少年文学优选奖“蓝眼镜蛇奖”、新加坡政府举办全民阅读活动"华文推荐阅读书"之一、台湾地区联合报读书人版很好童书、台湾地区中国时报开卷版很好童书、台湾地区金鼎奖推荐很好童书等多项殊荣,并被译为英、德、日、法、意大利、西班牙等多国语言。同名电影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菲律宾马尼拉靠前电影节金鹰奖、厄瓜多尔基多城靠前电影节赤道奖,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靠前儿童电影思想奖。
内容简介
《城南旧事(彩绘版)》是有名女作家林海音于1960年出版的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也可视作她的代表作。它描写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住着英子温暖和睦的一家。它透过主角英子童稚的双眼,向世人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
作者简介
林海音(1918-2001),中国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台湾苗栗人,生于日本大阪。早年随父母到北京,曾就读于北平女子师范和北平新闻专科学校,并任《世界日报》记者。1948年到台湾,曾任《国语日报》编辑、《联合报》副刊主编等职。1967年创办《纯文学》月刊,经营纯文学出版社。著有长篇小说《晓云》《孟珠的旅程》《春风》,小说集《绿藻与咸蛋》《城南旧事》《婚姻的故事》,散文集《窗》《剪影话文坛》等。
目录
   惠安馆传奇

兰姨娘

驴打滚儿

我们看海去

冬阳·童年·骆驼队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摘要
    妈正坐在炉子边梳头,倾着身子,一大把头发从后脖子顺过来,她就用篦子篦呀篦呀的,炉上是一瓶玫瑰色的发油,天气冷,油凝住了,总要放在炉子上化一化才能擦。
     窗外很明亮,干秃的树枝上落着几只不怕冷的小鸟,我在想,什么时候那树上才能长满叶子呢?这是我们在北京过的靠前个冬天。
     妈妈还说不好北京话,她正在告诉宋妈,今天买什么菜。妈不会说:“买一斤猪肉,不要太肥。”她说:“买一斤租漏,不要太回。”
     宋妈梳完了头,用她的油手抹在我的头发上,也给我梳了两条辫子。我看宋妈提着篮子要出去了,连忙喊住她:“宋妈,我跟你去买菜。”
     宋妈说:“你不怕惠难馆的疯子?”
     宋妈是顺义县的人,她也说不好北京话,她说成“惠难馆”,妈说成“灰娃馆”,爸说成“飞安馆”,我随着胡同里的孩子说“惠安馆”,到底哪一个对,我不知道。
     我为什么要怕惠安馆的疯子?她昨天还冲我笑呢!她那一笑真有意思,要不是妈紧紧拉着我的手。我就会走过去看她,跟她说话了。
     惠安馆在我们这条胡同的很前一家,三层石台阶上去,就是两扇大黑门凹进去,门上横着一块匾,路过的时候爸爸教我念过:“飞安会馆”。爸说里面住的都是从“飞安”那个地方来的学生,像叔叔一样,在大学里念书。
     “也在北京大学?”我问爸爸。
     “北京的大学多着呢,还有清华大学呀!燕京大学呀!”
     “可以不可以到飞安――不,惠安馆里找叔叔们玩一玩?”
     “做晤得!做晤得!”我知道,我无论要求什么事,爸终归要拿这句客家话来拒绝我。我想总有我要迈上那三层台阶,走进那黑洞洞的大门里去的。
     惠安馆的疯子我看见好几次了,每一次只要她站在门口,宋妈或者妈就赶快捏紧我的手,轻轻说:“疯子!”我们便擦着墙边走过去,我如果要回头再张望一下时,她们就用力拉我的胳臂制止我。其实那疯子还不就是一个梳着油松大辫子的大姑娘,像张家李家的大姑娘一样!她总是倚着门墙站着,看来来往往过路的人。
     是昨天,我跟着妈妈到骡马市的佛照楼去买东西,妈是去买擦脸的鸭蛋粉,我呢,就是爱吃那里的八珍梅。我们从骡马市大街回来,穿过魏染胡同,西草厂,到了椿树胡同的井窝子,井窝子斜对面就是我们住的这条胡同。刚一进胡同,我就看见惠安馆的疯子了,她穿了一件绛紫色的棉袄,黑绒的毛窝,头上留着一排刘海儿,辫子上扎的是大红绒绳,她正把大辫子甩到前面来,两手玩弄着辫梢,愣愣地看着对面人家院子里的那棵老洋槐。干树枝子上有几只乌鸦,胡同里没什么人。
     妈正低头嘴里念叨着,准是在算她今天共买了多少钱的东西,好跟无事不操心的爸爸报账,所以妈没留神已经走到了“灰娃馆”。我跟在后面,一直看疯子,竟忘了走路。这时疯子的眼光从洋槐上落下来,正好看到我,她眼珠不动地盯着我,好像要在我的脸上找什么。她的脸白得发青,鼻子尖有点红,大概是冷风吹冻的,尖尖的下巴,两片薄嘴唇紧紧地闭着。忽然她的嘴唇动了,眼睛也眨了两下,带着笑,好像要说话,弄着辫梢的手也向我伸出来,招我过去呢。不知怎么,我浑身大大地打了一个寒战,跟着,我就随着她的招手和笑意要向她走去。可是妈回过头来了,突然把我一拉:
     “怎么啦,你?”
     “嗯?”我有点迷糊。妈看了疯子一眼,说:
     “为什么打哆嗦?是不是怕?是不是要溺尿?快回家!”我的手被妈使劲拖拉着。
     回到家来,我心里还惦念着疯子的那副模样儿。她的笑不是很有意思吗?如果我跟她说话她会怎么样呢?我愣愣地想着,懒得吃晚饭,实在也是八珍梅吃多了。但是晚饭后,妈对宋妈说:“英子一定吓着了。”然后给我沏了碗白糖水,叫我喝下去,并且命令我钻被窝睡觉。
     这时,我的辫子梳好了,追了宋妈去买菜,她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着。她的那条恶心的大黑棉裤,那么厚,那么肥,裤脚缚着。别人告诉妈说,北京的老妈子很会偷东西,她们偷了米就一把一把顺着裤腰装进裤兜子,刚好落到缚着的裤脚管里,不会漏出来。我在想,宋肥裤脚里,不知道有没有我家的白米?
     P4-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