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都江堰文献集成

都江堰文献集成

  • 字数: 800千字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巴蜀书社
  • 作者: 曾晓娟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8-04-01
  • 商品条码: 978755310910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939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1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都江堰文献集成》分门别类,从不同角度收集整理这些珍贵文献。本卷以先秦至民国时期有关都江堰及其灌区的文学作品为搜集对象,分为诗词类、文章类、文献补录、楹联石刻、戏曲小说、民间传说六编,作品前有作者简介,作品后有作品来源 说明及简单注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卷还收录了清代有关都江堰的奏札多篇,对于今人了解历目前政府对都江堰的治理和管理有一定启示。
作者简介
曾晓娟,西华大学文学院教授。
目录
序言
第一编诗词
风谣
先民谣
蚕丛国诗
灌令歌
生卒年可考类
郭璞
岷山赞
常景
四君咏之一扬雄
褚亮赋得蜀都
李白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优选三)
峨眉山月歌
送友人入蜀
登锦城散花楼
荆门浮舟望蜀江
杜甫
卜居
江村
江涨
……
摘要
     李冰父子凿离堆 听说:两千多年前,李冰当了蜀郡守,他带着儿子二郎来到任上。那时候,蜀郡正闹灾荒。两父子赶到玉垒山,看水势。看到江水一浪高过一浪,虎头岩伸到江心,水转向南流。南路涨洪水,淹死人畜;东边平坝上,又缺水灌田。 虎头岩脚下,有条没有凿通的旧沟,那是早先蜀国丞相鳖灵凿山的遗迹。李冰听一些老年人摆谈:只要在河心筑一道分水堤.把江流分成两段,南边的洪水就没有那么凶了。再凿开玉垒山的尾子,开条新河通成都。那时候,不但能灌田,就是筑城造桥急需的木料竹子,也可以随水漂下去,一直漂拢成都。化水害为水利,那才叫好啦。李冰不住地点头,心想:鳖灵选定这个地方开河,真高明!只是这里全是子母岩,硬得很,鳖灵都没有搞出个名堂,我又咋个啃得动呢! 李冰在山岩上,低头想凿岩导江的办法。忽然,看见两只公鸡,一只红毛高冠,一只黑羽毛长尾巴,正在岩上争啄晒在那里没有收尽的谷粒。啄啊啄的,两只鸡争来争去,都得不到吃,忽然打起架来。它们伸直脖颈,你恨着我,我恨着你,翅膀几掮,跳起脚脚,又啄又抓。打了几转,黑鸡打败逃开,红鸡照旧在原地使劲啄。一会儿把岩石啄开,吃饱了落在石缝缝里的谷子,抬起脑壳,高叫一声,雄雄势势地走开了。斗鸡的情景,给李冰很深的印象:那小小的公鸡都能用嘴壳啄穿岩层,人还不能用双手劈开大石,修通水渠吗? 开山要用铁器,李冰听说上游煤山出铁,就叫二郎去找。二郎到了煤山,访问到一个名叫“钝铁匠”的师傅,造了一把三尖两刃刀。这刀神奇得很,能大能小,能短能长,叫它小,能缩来藏在袖筒里;叫它大,能伸到好几丈。那时候,煤山有七个猎人,个个都能降龙伏虎,就是脾气有点怪,人称“煤山七怪”。这天,七怪碰见下山的二郎,要他留下三尖两刃刀。哪晓得,二郎不惊不诧,从袖筒子里取出刀来,一晃,那刀就伸到丈把长,把七怪吓了一跳。他们晓得自家不是二郎的对手,就同他讲和。二郎说:“若要我不杀你们,可跟我去治水。” 他们同路来到玉垒山。李冰正在这里指挥民夫开山。叫人堆起柴禾,用火烧岩,半边天都映红了,岩石受热裂开了,爆出阵阵响声。烈火猛烧过后,又用水泼,一热一冷,裂缝更大了,再用工具撬的撬,凿的凿。 二郎一来就说:“爸,用不着这么淘神。”他从袖筒里取出三尖两刃刀,一晃丈把长。在山岩上轻轻一划,眼前出现一道深槽。二郎和七怪跳下去,拿肩头顶住岩壁,用力一掀,只听到“轰隆隆”一声响,山尾子离开好几丈远,一扇石门打开,水从缺口处流进来。人们称这个缺口为“灌口”,因为它像瓶瓶儿的口子,又叫“宝瓶口”。那个与玉垒山分离开来的山尾子,就叫“离堆”。 李冰父子凿离堆的故事,一直流传到现在。 P919-920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