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财政货币政策体制类型识别与最优选择

中国财政货币政策体制类型识别与最优选择

  • 字数: 152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 作者: 卞志村 著
  • 出版日期: 2017-12-01
  • 商品条码: 978750499366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47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33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近几年,宏观审慎的政策框架已成为优选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本书运用经典的IS—LM和M—F模型对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并建立宏观计量联立方程模型、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定量评判改革时期的政策协调情况,模拟不同政策体制下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生产效应、利率效应、价格效应和债务效应等,研究在宏观审慎政策实施过程中,我国如何选择财政货币政策体制以及如何构建这种政策体制,以有利于宏观审慎监管和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作者简介
卞志村,男,江苏高邮人,经济学博士,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江苏省金融学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江苏省委决策咨询专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很好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已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金融研究》《新华文摘》等刊物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转型期货币政策规则研究》《金融学》等著作及教材1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重量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12项。曾荣获第十届(2015)“江苏青年五四奖章”、第三届(2007)“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江苏省第九届(2005)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二等奖、江苏省第十届(2007)和十一届(2011)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三等奖、江苏省第十三届(2014)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一等奖。
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中国财政货币政策态势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财政货币政策体制分类及其物价决定机理
第三节研究内容与框架概述
第二章中国财政货币政策对物价影响的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财政货币政策对物价影响的经典理论梳理
第三节财政赤字、货币政策操作规范与中国物价水平
第四节结构性财政支出冲击下中国很优货币政策规则选择
第五节市场化进程与财政货币政策的物价调控效果
第六节结论
第三章李嘉图抑或非李嘉图:中国财政货币政策制度识别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关于识别标准的文献回顾
第三节基于政策操作视角的制度属性识别力
第四节基于局部制度模拟视角的制度属性识别
第五节结论与启示
第四章李嘉图制度下中国很优财政货币政策体制选择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很优财政货币政策体制选择的经验分析
第三节很优财政货币政策体制选择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五章中国很优财政货币政策体制构建:十条建议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