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民族符号学论文集

民族符号学论文集

  • 字数: 281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宗争 主编;梁昭 副主编
  • 出版日期: 2018-05-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2301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2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民族符号学理论框架就已经在西方高等院校的教学与科研上逐渐成型。而中国学界对这一学科比较陌生,存在“日用而不知”的情况,不自觉地使用民族符号学的方法等。民族符号学包含着两个彼此关联的部分:一是民族学的研究者在研究民族问题或现象时有意无意地使用符号学理论对其进行探究;二是将符号学作为一种民族现象研究的总体方法论,视民族现象为“文化系统-语言模拟系统”的一部分,可以视为文化符号学的一个分支。本论文集所选的论文涉及两个部分。希望本论文集的出版能使民族符号学在中国引起重视并蓬勃发展。
作者简介
宗争: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讲师,文学博士,四川大学商学院博士后,毕业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靠前符号学学会会员、四川省体育传播高水平团队成员、四川大学符号学与传媒学研究所成员。研究方向:体育与游戏的符号学研究、体育与游戏叙述学的研究、民族体育文化传播、符号学哲学、西方文艺思潮等。代表作:专著《游戏学:符号叙述学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参与译著《以文行事——艾布拉姆斯精选集》(译林出版社)、教材《外国文学》(重庆大学出版社)。
目录
一 译文
民族符号学方法
民族符号学:一些个人和理论上的反思
二 论文
口语诗学:声音和语言的符号关联——关于符号学和文学人类学的研究论纲
玉兔神话的原型解读——文化符号学的N级编码视角
文化记忆与身体表述——嘉绒跳锅庄“右旋”模式的人类学阐释
汉、壮文化的交融与疏离——“歌圩”命名再思考
论多民族文学研究的公共性及其边界与可能
以言行事与符号“仿真”——民族与族群理论的实践话语
人类学大视野中的故事问题
象征的类型
走进民俗的象征世界——民俗符号论
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民族头饰艺术的美学特色
语境、过程、表演者与朝向当下的民俗学——表演理论与中国民俗学的当代转型
“回到声音”的口头诗学:以口传史诗的文本研究为起点
叙事语境与演述场域——以诺苏彝族的口头论辩和史诗传统为例
民间叙事的神话范例——以后土信仰与民间口头叙事为例
亲缘与地缘:侗族大歌与南侗传统社会结构研究
民族符号学研究综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