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劳动价值论冗余论批判

劳动价值论冗余论批判

  • 字数: 205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张忠胜 著
  • 出版日期: 2018-04-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1803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0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张忠胜著的《劳动价值论冗余论批判》所界定研究批判的劳动价值论冗余论对象是指,20世纪70年代前后,以斯蒂德曼为代表的新李嘉图主义、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和以罗默为代表的分析马克思主义,基于对马克思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问题在数学论证中的质疑和否定,提出的劳动价值论是多余的冗余论观点。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在批判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的。英国威廉·配第和法国布阿吉尔贝尔都提出了朴素的劳动价值论;斯密是靠前个尝试系统论述劳动价值论的古典经济学家,但是他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成为生产方式以后的价值规律说明,采取了一种断裂式的思维逻辑,将商品价值由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直接转向商品价值由市场上支配的劳动量决定;李嘉图批评了斯密的二元价值理论,但是却不能够解决两大理论难题而很终使得李嘉图学派破产。马克思在《资本论》靠前卷从资本主义财富的元素形式商品出发揭示出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后,按照整个《资本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叙述方法,在第三卷中通过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理论解决了价值规律与一般利润率的矛盾。但是,甚至第三卷未出版之前,马克思的批评者们就不断质疑甚至嘲讽。等到恩格斯将《资本论》第三卷编辑出版后,庞巴维克虽然没有真正进入转形问题的考察,但是他关于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否定和推翻了靠前卷理论基础的结论仍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斯密到庞巴维克,虽然他们对劳动价值论的放弃或者斥责并不属于本书界定的劳动价值论冗余论的范畴,但是他们却呈现了庸俗经济学在价格理论上的共性。真正的问题开始于:20世纪初鲍特基维茨以一种“严谨”的方式开始的研究,其提出问题的方法和解决方案在斯威齐将其引入英语世界后,受到广泛关注。温特尼茨、米克等人对鲍特基维茨提出的解决方案和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当塞顿将鲍特基维茨的研究推至很好之时,却也在西方学术界范围内形成了这样一种所谓“共识”,即马克思在进行生产价格的计算时并没有将投入要素生产价格化,因此并未恰当地给予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合理的解决方案,需要修正。新李嘉图主义、新古典主义和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各自的代表人物正是在该“共识”尤其是该共识所代表的对马克思的解读方式和分析方法基础上,提出了劳动价值论是多余的冗余论观点。
作者简介
张忠胜,男,经济学博士,1981年9月出生,山东淄博人。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先后毕业于吉林财经大学,分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和经济学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期间国家公派赴美国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一年。2015年起在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兼任《世界政治经济学评论》英文期刊学术编辑。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国外共产党。在相关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问题的界定及前人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的界定
第四节 本书框架和主要内容
第五节 本书特点及存在不足的说明
一 本书特点
二 存在不足的说明
第一章 劳动价值论冗余论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劳动价值论的起源与早期相关争议
第二节 庞巴维克的批判及其影响
第三节 鲍特基维茨研究传统与“共识”的形成:从鲍氏到塞顿
第四节 理论渊源的小结
第二章 劳动价值论冗余论的提出
第一节 新李嘉图主义或斯拉法主义
一 不存在联合生产的情况
二 存在联合生产的情况
第二节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方法的加入
一 1957年的“不必要迂回”
二 1970年的“橡皮擦”故事
三 1971年再次确认“不必要的弯路”
第三节 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出现
第四节 劳动价值论冗余论的后继影响
第三章 劳动价值论冗余论的理论根源批判
第一节 冗余论提出的理论根源揭示
一 国内外学者对冗余论提出的批判回应
二 冗余论提出者论证中的一般共性:鲍特基维茨研究传统
第二节 鲍特基维茨研究传统的批判
一 价值转形的错误曲解与双体系的确立
二 再生产平衡条件的误用与同期主义和实物主义的结合
第三节 同期双体系、实物主义与价值冗余的直接关系
一 同期主义价值计算使价值成为冗余
二 同期主义与实物主义的结合使价值成为冗余
第四章 劳动价值论的再解释与分期单体系思想
第一节 劳动价值论的再解释与同期双体系的摒除
第二节 国外学者对分期单体系解释的批判
第三节 国内学者对分期单体系解释的误解
第五章 劳动价值论在数学化表述中的必要性问题
第一节 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代表性数学化表述
第二节 传统数学化表述存在的缺陷
第三节 辩证逻辑演绎与数学化表述中劳动价值论的必要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