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多元文化共演与经济社会变迁

多元文化共演与经济社会变迁

  • 字数: 323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文艳林 著
  • 出版日期: 2018-06-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2569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1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文艳林著的《多元文化共演与经济社会变迁——川西北牧民定居调查》从草地家庭经济社会文化活动入手,向社会问题和政府管理等方面延伸,基本厘清了困扰川西北牧民定居化问题的要害,提出了加强家庭建设、提高素质教育和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等基本思路,不失为中国新时期定居化进程中的写实力作。
作者简介
文艳林,历史学硕士、管理学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公共政策、社会学、社会工作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与生态、教育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特别委托项目《西藏项目》——《四川藏区牧民定居工程的经济社会绩效调查——以四川藏区为例》主持人。近年主持科研项目3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特别委托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部级以下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省重大项目1项,北京市区项目1项。发表论文20余篇。
目录
前言
第一节  国内外类似研究现状
第二节  本研究关心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本研究的突破点
第一章  研究涉及的区域
第一节  大渡河上游高山峡谷和草地聚落区
第二节  雅砻江中上游高原河谷和山原聚落区
第三节  金沙江中上游高原河谷聚落区
第四节  长江黄河源头流域高原草地聚落区
第五节  岷江上游河谷聚落区
第二章  川西北游牧的产生与进程
第一节  游牧产生的一般历史条件
第二节  川西北游牧活动的产生
第三节  川西北传统游牧的发展与式微
第三章  A乡、H乡调查
第一节  基本情况
第二节  定居的比较效益与基本社会形态
第三节  定居与生态
第四节  定居与生活
第五节  定居与经济转型
第六节  定居与文化
第四章  定居的内核问题之一——草地家庭
第五章  定居的内核问题之二——卫生保健与启蒙教育调查
第一节  卫生保健状况
第二节  早教与启蒙教育调查
第六章  定居的内核问题之三——牧民子女职业教育调查
第一节  同一教育模式下的不同群体调查
第二节  跨区教育中的牧民子女人格因素调查
第七章  由“9+3”免费教育工程带出的一个问题
第一节  甘孜藏区存在“隐性人口”吗
第二节  甘孜藏区“隐性人口”究竟有多少,印证出什么问题
第八章  民间枪支调查
第一节  枪支的起源与康区枪支来源
第二节  枪支失控带来的问题
第三节  政府对枪支的管理
第四节  结论
第九章  康东定居模式
第一节  康定模式
第二节  丹巴模式
第三节  九龙模式
第四节  木里藏族自治县模式
第十章  康北定居模式
第一节  甘孜县模式
第二节  色达模式
第三节  石渠模式
第四节  德格模式
第五节  炉霍模式
第六节  道孚模式
第七节  新龙模式
第十一章  康南定居模式
第一节  巴塘模式
第二节  理塘模式
第三节  白玉模式
第四节  乡城模式
第五节  稻城模式
第六节  得荣模式
第七节  雅江模式
第十二章  综合模式
第一节  安多模式
第二节  嘉戎模式
结论与展望
附录1  2009年川西北牧民定居工程启动时待定居情况统计表
附录2  2009年川西北牧民定居建设人居项目统计表
附录3  2009年川西北牧民定居建设公共项目统计表
附录4  2009年川西北牧民定居人居建设项目投资测算表
附录5  2009年川西北牧民定居公共设施建设投资测算表
附录6  2009年川西北牧民定居人居建设估算表
附录7  2009年川西北牧民定居公共设施建设估算表
附录8  国家社会科学重大特别委托项目《藏族牧民定居经济社会绩效调查》问卷之一
附录9  国家社会科学重大特别委托项目《藏族牧民定居经济社会绩效调查》问卷之二
附录10  国家社会科学重大特别委托项目《藏族牧民定居经济社会绩效调查》问卷之三
主要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