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丝路译丛

丝路译丛

  • 字数: 640千字
  • 装帧: 盒函装
  •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 作者: (俄)马尔夏克(Boris Marshak),(法)葛乐耐(Frantz Grenet),(意)康马泰(Matteo Compareti) 等 著;毛铭,高原 译;毛铭 校;敦煌研究院 编
  • 出版日期: 2017-07-01
  • 商品条码: 978754078437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024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20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1999年到2007年间,联合国考古队在中亚五国和印度北部“玄奘之路”上收获重大发掘成果:数百尊佛造像,两万平米壁画,足以再造一个敦煌;同样的八年,中国北方陆续出土中亚来华粟特人在北朝的墓葬文物,其数量与精美度百年不遇,且和“玄奘之路”海外成果遥相呼应;近年丝绸之路靠前会议上,欧亚各国学者纷纷把上述两批文物糅合分析,取得了里程碑式的学术突破。这些在中亚地区,在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的重要考古发现,对于丝绸之路历史和文明的研究具有突破性的学术价值。《丝路译丛靠前辑·玄奘之旅》即是基于此诞生。译丛主要包括《突厥人、粟特人与娜娜》《驶向撒马尔罕的金色旅程》《唐风吹拂撒马尔罕:粟特艺术与中国、波斯、印度、拜占庭》《张骞探险之地》《从波斯波利斯到长安西市》五卷。之五卷之前以单行本形式面世,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如今应市场需求出版套装,以飨读者。
作者简介
(俄)马尔夏克(Boris Marshak,1933-2006)圣彼得堡人,考古学博士,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高加索和中亚部主任,历任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杰出访问教授。很好的中亚文化历史学家、粟特文明专家。2006年夏季殉职于中亚沙漠场地。如今马尔夏克教授在塔吉克斯坦的墓地,已成为新一代考古人心目中的圣地。
在靠前丝路考古领域,马尔夏克多年来担任联合国考古遗址塔吉克斯坦场地队长;与妻子腊丝波波娃博士五十年来一同挖掘片治肯特古城,传为丝路学界佳话。主持挖掘的中亚有名遗址有:片治肯特古城带谷仓的娜娜宫殿、布哈拉古城的瓦拉赫沙红厅壁画、撒马尔罕古城的大使厅壁画等。被学界尊为“中亚考古之父”。马尔夏克在中亚壁画领域代表著作有:《粟特壁画史诗》《粟特壁画中的传奇、童话、寓言》《粟特壁画的岩彩分析:从艺术史到实验室》《粟特艺术中的娜娜信仰》《粟特壁画上的农神图像》《粟特壁画中的狩猎图》《粟特壁画与北朝粟特人石葬具艺术比较》《片治肯特古城考古发掘报告》(1983-2006年)等。
(法)葛乐耐(Frantz Grenet)考古学家、壁画修复专家、粟特和波斯语言学家。巴黎人, 巴黎大学考古学博士,现任法兰西学院丝路学科带头人, 曾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二十年,同时任法国高等师范学院教授二十年。代表著作有:《丝路拜火教两千年史》《撒马尔罕古城考古发掘报告》(1989-2015年)、《撒马尔罕古城“大使厅壁画”保护和修复项目》(2009-2015年,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逐年出版,并每年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论文有:《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上的波斯新年场景》《粟特人自我画像》《震撼世人的喀拉汗王朝壁画遗产》《翻越钦瓦特桥:粟特人的拜火教葬俗在中国》等。 因为杰出的学术成就,荣获法国“金石碑铭学院奖章”(1985、1997、2009年度)、法国“国家学术勋章”(2003、2010、2012年度)等。
(意)康马泰(Matteo Compareti)生于威尼斯,意大利拿波里大学东方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外国专家,曾为加州伯克利大学“阿扎佩杰出专家”,纽约大学访问学者,威尼斯大学东方系讲师、助教等。考古学家,壁画学家,汉学家。在靠前丝路考古领域,参加过意大利考古队在布哈拉绿洲的七处壁画遗址发掘、意大利-伊朗联合考古队在塔克-伊-布斯坦摩崖遗址发掘、意大利考古队在高加索山区的拜占庭遗址发掘。在波斯和拜占庭学领域的论文有:《粟特人在联珠纹样沿丝路传播中的贡献》《粟特与拜占廷之艺术互动》《帝王猎鹿:塔克-伊-布斯坦摩崖新发现》等。
(乌兹别克斯坦)瑞德维拉扎(Edvard Redvelatze,1942-)莫斯科大学考古学博士,现任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科学院院士, 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特别顾问,考古学家、壁画学家、钱币学家。瑞德维拉扎是继普加琴科娃和马松两位大家之后,新一代的考古学泰斗,被乌兹别克斯坦誉为“考古界的骑士”。瑞德维拉扎从1986-2016年一直担任乌兹别克斯坦国家考古队队长,主持发掘玄奘取经拜访过的铁尔梅兹古城郊外的佛寺群遗址等,有木鹿古城遗址、尼萨古城帕提亚宫殿的象牙来通等有名考古成果。代表专著有《伟大的丝路》《贵霜朝大夏佛寺考古》《丝路钱币两千年》《从粟特到高加索:考古所见的黑貂-黑海之路》。多年的梦想是重走张骞之路:从贵霜大夏之地出发,沿着阿姆河遍访佛寺,穿越回到汉唐西域。
(美)乐仲迪(Judith Lerner)哈佛大学艺术学博士,现任纽约大学古代学院教授。历任华盛顿史密斯学院讲师、哈佛大学副教授、维也纳大学访问教授、伊朗德黑兰大学教授、科威特皇家讲席教授等。精通中古波斯语、大夏语,是近二十年来专享以现代波斯语在西亚国家大学授课的欧美考古界女学者。
在靠前考古领域,乐仲迪的成果涉及粟特、大夏、波斯的壁画、摩崖、印章、金银器研究等。多次参加波斯波利斯、巴比伦、大夏、犍陀罗等考古遗址发掘,并首先解读出日本Miho馆藏围屏石榻上北朝粟特人的拜火教葬仪,掀起靠前学界对入华粟特人石葬具的研究热潮。因其在靠前学界的崇高威望,乐仲迪数次担任靠前学术大会之一。代表著作有《设拉子古城的法塔-阿里王摩崖石刻》《4-8世纪大夏到犍陀罗的印章分类与解读》《早期波斯帝国摩崖:权力与荣光》等。近十年来主编伦敦《中亚艺术考古学刊》。
毛铭,现任敦煌研究院研究员,伦敦大学艺术考古学博士,《中亚艺术考古学刊》编辑,守护联合国遗址的中亚考古队队员,为大英博物馆讲授《被遗忘的丝路:中亚五国》课程。在牛津大学、俄罗斯冬宫、印度孟买等靠前会议上发表论文多篇,中英文学术著作百万字。代表著作有《榴花西来:丝绸之路上的植物》(2005年)、牛津版《世界艺术地图集·中亚卷》(2004年),纽约大都会丝路大展《走向盛唐·丝绸部分》(2004年)等,译有“丝路译丛”之《突厥人、粟特人与娜娜》《驶向撒马尔罕的金色旅程》《唐风吹拂撒马尔罕》《张骞探险之地》《从波斯波利斯到长安西市》等。
高原,俄罗斯与中亚历史研究者。
目录
《突厥人、粟特人与娜娜女神》
序一:玄奘之旅:血汗见证的“丝路译丛”(徐文堪)
序二:欧亚文明碰撞与交融的壮阔历史场景(葛承雍)
序:纪念马尔夏克(荣新江)
译者前言:重新唤醒的北朝
卷一壁画与娜娜女神
开启粟特艺术的钥匙
片治肯特古城带谷仓的娜娜女神壁画
辉煌的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
卷二突厥人与粟特人
独特的粟特社会构成
突厥人与粟特人
粟特与外来文化的互动
粟特考古史
卷三粟特与北朝
Miho石雕上的粟特生活和艺术样式
Miho石榻与北朝粟特石葬具艺术
附录一:北朝入华粟特人石葬具年代表
附录二:马尔夏克历年著作
参考文献
译后记:重新唤醒的北朝:近年西方学者对中国考古的贡献
《驶向撒马尔罕的金色旅程》
序一:玄奘之旅:血汗见证的“丝路译丛”(徐文堪)
序二:欧亚文明碰撞与交融的壮阔历史场景(葛承雍)
译者前言:重新唤醒的北朝
卷一撒马尔罕壁画
粟特人的自我画像
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说了什么?
卷二古城·文书·遗事
撒马尔罕古城,世界的纽带
白匈奴时代的撒马尔罕
片治肯特王最后的日子
卷三星座·钱币·众神
大夏贵霜王朝的希腊万神殿
粟特拜火教神庙里的印度神
吐鲁番出土的唐代占星术绘卷中的印度和波斯天文学传统
卷四拜火教与北朝
粟特早期纳骨瓮上的拜火教主题
花剌子模与粟特的纳骨瓮
翻越钦瓦特桥:
粟特移民聚落在北朝的拜火教葬俗
参考文献
《唐风吹拂撒马尔罕》
序一:玄奘之旅:血汗见证的“丝路译丛”(徐文堪)
序二:欧亚文明碰撞与交融的壮阔历史场景(葛承雍)
译者前言:重新唤醒的北朝
卷一粟特与中国
最后的波斯皇室在唐朝
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上的唐代端午节
寻找西域传中的垡地国
卷二粟特与波斯
帝王猎鹿:塔克-伊-布士坦摩崖的新发现
萨珊之考古发现
北朝墓葬里的有翼神兽解读
卷三粟特与印度
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的印度场景
粟特佛教的雪泥鸿爪
粟特信仰千年
拜火教的印度神祇
卷四粟特与拜占庭
粟特移民在联珠纹传播中的角色
拜占庭与粟特的艺术互动
译后记:威尼斯的唐代书斋
《从波斯波利斯到长安西市》
序一玄奘之旅:血汗见证的“丝路译丛”(徐文堪)
序二欧亚文明碰撞与交融的壮阔历史场景(葛承雍)
序三西出玉门关眺望撒马尔罕(王旭东)
译者前言重新唤醒的北朝(毛铭)
卷一欧亚印章
阿兰游牧部落印章上的牡鹿纹
大夏文书印章上的野兽状王冠
萨珊印章上的希腊鸟身女妖
卷二波斯崖壁
设拉子古城郊外的法塔-阿里帝王摩崖
夸迦尔王朝摩崖:阿契美尼德与萨珊艺术的重光
三件被误读的阿契美尼德石刻
卷三入华粟特葬俗
中亚人在北朝:一种拜火教葬俗
信仰与葬仪:粟特人在中国的拜火教墓葬
理念的同归:入华粟特人石葬具艺术
译后记
参考文献
《张骞探险之地》
序一玄奘之旅:血汗见证的“丝路译丛”(徐文堪)
序二欧亚文明碰撞与交融的壮阔历史场景(葛承雍)
序三西出玉门关眺望撒马尔罕(王旭东)
序言
第一章东方之路
1.1丝绸与伟大的丝绸之路
第二章从西方到东方
2.1中亚的希腊人与希腊文化
2.2丝绸之路上的罗马人
2.3追寻基督教、摩尼教和犹太教教徒的足迹
2.4远东的中亚佛教徒
2.5中亚的粟特散居者
第三章从东方到西方
3.1中国和中亚
3.2丝绸之争:伟大丝路上的突厥人
第四章丝绸之路上的钱币
第五章丝绸之路上的外交
结语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