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清代蒙古社会制度

清代蒙古社会制度

  • 字数: 28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日)田山茂 著;潘世宪 译
  • 出版日期: 2015-03-01
  • 商品条码: 9787204133482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2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清代蒙古社会制度》以清代蒙古“旗”的设置、组织和机能为中心展开论述,通过对旗与人、旗与土地等问题的剖析,阐明了蒙古的社会关系、社会制度及社会状态,从而开拓了清代蒙古社会制度的新领域,被认为充实了符拉基米尔佐夫著《蒙古社会制度史》一书不可能予以阐述的内容。
作者简介
潘世宪,1910年12月25日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祖籍湖南省醴陵县,汉族。1933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法学院法律系。1957年以来任内蒙古大学历史系、蒙古史研究所副教授、教授。
目录

前言
第一篇明代蒙古社会制度
第一章蒙古社会制度变迁概况
第一节部族的联合和封建制度的萌芽
第二节封建国家的建立(十三、十四世纪)
第三节封建王政的产生(十五至十八世纪)
第二章明代蒙古的“兀鲁思”及“鄂托克”(和硕)的机构
第一节“鄂托克”、“和硕”的起源
第二节“兀鲁思”及“鄂托克”的机构
第二篇清代蒙古社会制度
第一章旗的建立
第一节内蒙古设旗
第二节喀尔喀设旗
第三节卫拉特设旗
第四节唐努乌梁海设旗
第二章旗的组织
第一节旗的管辖机关
第二节旗的组织
第三节残留在旗内部的社会集团
第三章旗的机能
第一节旗地的所有关系
第二节札萨克的职务和权限
第三节旗民经济生活一斑
附录
第一《卫拉特法典》译文
第二汉民族向蒙古移民的沿革
第一节汉人占耕蒙地的过程
第二节中国农民及商人进入蒙古的原因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