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体形态与结构(第2版)(高职数字版)/胡小和

人体形态与结构(第2版)(高职数字版)/胡小和

  • 字数: 486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作者: 编者:胡小和
  • 出版日期: 2018-06-01
  • 商品条码: 9787030554482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0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教材为全国高等院校数字化课程规划教材。教材的编写遵循“三基、五性”原则,以立德树人根本,以护理行业标准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试行)》为依据,体现“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培养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培养理念。本教材在形式和内容上有所创新,每章节精选临床案例,旨在培养学生临床思维;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开阔视野,每章精心设计与学科发展、技术前沿和临床实践有关的链接,为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每章精心编写目标检测,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无缝对接,强调双证融通教育;每章精心制作数字化资源点,并提供“爱一课”互动教学平台,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享共用。
目录
目录CONTENTS
绪论/1
第1章 基本组织/6
第1节 上皮组织/6
第2节 结缔组织/14
第3节 肌组织/30
第4节 神经组织/36
第2章 运动系统/51
第1节 概述/51
第2节 躯干骨及其连结/56
第3节 颅骨及其连结/64
第4节 四肢骨及其连结/70
第5节 躯干肌/85
第6节 头颈肌/90
第7节 四肢肌/92
第3章 消化系统/102
第1节 概述/102
第2节 消化管/105
第3节 消化腺/121
第4章 呼吸系统/128
第1节 呼吸道/128
第2节 肺/136
第3节 胸膜/143
第4节 纵隔/146
第5章 泌尿系统/148
第1节 肾/148
第2节 输尿管/154
第3节 膀胱/155
第4节 尿道/156
第6章 生殖系统/158
第1节 男性生殖系统/158
第2节 女性生殖系统/166
第7章 腹膜/180
第8章 脉管系统/185
第1节 心血管系统/185
第2节 淋巴系统/215
第9章 感觉器官/228
第1节 视器/228
第2节 前庭蜗器/234
第3节 皮肤/238
第10章 内分泌系统/243
第1节 甲状腺/244
第2节 甲状旁腺/246
第3节 肾上腺/246
第4节 垂体/248
第5节 松果体/251
第6节 胸腺/252
第11章 神经系统/256
第1节神经系统总论/256
第2节 中枢神经系统/257
第3节 周围神经系统/276
第4节 神经传导通路/291
第12章 人体胚胎发育总论/299
第1节 人体胚胎早期发育/299
第2节 胎膜和胎盘/306
第3节 双胎、多胎和联胎/310
第4节 先天性畸形/311
参考文献/314
《人体形态与结构》教学基本要求/315
目标检测选择题参考答案/320
摘要
    绪论
    一 “人体形态与结构”的定义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
    “人体形态与结构”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育规律的科学。它是由人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有机组合而成的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
    人体解剖学是用手术刀解剖、用肉眼观察的方法,来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根据其研究内容和叙述方法的差异,通常分为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等学科。系统解剖学是按照人体各系统来阐述各器官形态结构的科学,一般所说的解剖学即指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是按照人体的部位由浅入深逐层描述各部结构的形态、位置和毗邻关系的科学。在医学教育中,人体解剖学根据研究的目的、角度、手段和方法的不同,随着医学的进步与临床技术的发展,又衍生出断层解剖学、临床解剖学、外科解剖学、 X线解剖学和表面解剖学等不同分支。
    组织学是借助显微镜观察的方法,研究正常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微细结构的科学。
    胚胎学是研究人体从受精卵开始至出生前发生、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
    “人体形态与结构”与医学各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学习其他医学课程的基础。护理、助产等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在充分认识并掌握人体正常形态与结构、位置与毗邻、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功能意义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人体的正常生理过程、病理现象和疾病发生发展规律,才能区分人体的正常与异常情况,鉴别生理与病理状态,从而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护理评估和诊断,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并进行健康教育。大量的医学术语和专有名词来源于“人体形态与结构”,因此,“人体形态与结构”是医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门必修课。
    二 学习“人体形态与结构”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人体形态与结构”是医学生学习医学的入门课程,一般在大学一年级学习,由于课程涵盖的内容较多,医学名词难以记忆和理解等多种因素导致学生学习的难度增加。同学们在学习时,必须掌握以下观点和方法,才能正确理解人体形态结构及其演变规律。
    (一)进化发展的观点
    人类是由低等动物经历亿万年进化而来的,形态结构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即便是现代人本身,也因不同的自然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劳动种类而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中。人体的形态结构在种族之间、地区之间和个体之间亦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只有用进化发展的观点来学习人体形态结构,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人体。
    (二)结构与功能相结合
    器官的形态结构是实现器官功能的物质基础,形态决定功能,同时,功能的改变可影响人体器官形态结构的变化,所以,形态结构与功能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在学习时,要将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紧密结合起来,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三)局部与整体相统一
    人体是由多个器官、系统有机组合而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学习时可以从单一器官、系统入手,但必须注意将其放在整体中去认识、学习。
    (四)平面与立体相转换
    将断层标本分与合的原理用于组织学的学习,正确运用从平面结构的观察到立体结构重构的思维方式,平面与立体相转换,有助于人体形态结构的认识与理解。
    (五)理论与实际相联系
    正常人体形态结构是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学习本课程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重视实物标本、模型、挂图等的观察和学习,建立感性认识,帮助理解和记忆;要重视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与临床实践特别是相关的护理操作相联系,达到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展理论的目的。
    三 人体的分部和系统划分
    (一)人体的组成
    细胞是构成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
    很多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与细胞间质构成组织。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四大类。
    几种组织有机结合,构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如心、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膀胱、胆囊、脑等。
    许多共同完成某种生理功能的器官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人体有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脉管、感觉器、内分泌和神经等九大系统。
    (二)人体的分部
    人体从外形上可分为头部、颈部、躯干部和四肢四大局部,每个局部又可细分为若干小的部分。头部包括颅、面部;颈部包括固有颈部和项部;躯干部包括背部、胸部、腹部和盆会阴部;四肢分为左、右上肢和左、右下肢,上肢包括肩、臂、前臂;下肢包括臀、大腿、小腿和足。
    四 “人体形态与结构”的基本用语
    为了准确描述人体形态结构的位置关系,需要有公认的标准和术语,便于学习和交流,因此医学生必须掌握解剖学姿势和常用方位术语。
    (一)解剖学姿势
    解剖学姿势,又称标准姿势,是指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上肢自然下垂,掌心向前,下肢并拢,足尖向前。在医学上描述人体各形态结构的位置及其相互关系时,不论活体、标本或模型处于哪种位置或以哪种位置放置,均应以此姿势为依据(图 0-1)。
    (二)方位术语
    依据解剖学姿势,又规定了一些表示方位的术语(图 0-2),用以描述人体结构的位置及其相互关系。
    图 0-1  解剖学姿势及人体的轴和面
    图 0-2  方位术语示意图
    1. 上(superior)和下(inferior)  近头者为上,近足者为下。上、下亦可称为头侧、尾侧。
    2. 前(anterior)和后(posterior)  近腹者为前,近背者为后。前、后亦可称为腹侧、背侧,在描述手时常用掌侧和背侧代替前和后。
    3. 内(internal)和外(external)  以有腔器官空腔为准,靠近内腔者为内,远离内腔者为外。
    4. 内侧(medial)和外侧(lateral)  以正中矢状面为准,靠近正中矢状面者为内侧,远离正中矢状面者为外侧。在前臂,内侧、外侧亦可称为尺侧、桡侧;在小腿,内侧、外侧亦可称为胫侧、腓侧。
    5. 浅(super.cial)和深(profundal)  以体表为准,靠近体表者为浅,远离体表者为深。
    6. 近侧(proximal)和远侧(distal)  常用于四肢,靠近肢体根部者为近侧,远离肢体根部者为远侧。
    (三)轴和面
    为了描述关节的运动,依照解剖学姿势,可设置通过人体某部或某结构的三条互相垂直的假想线为轴;为了描述某些器官剖面形态结构,根据解剖学姿势,在人体或其局部可设置三个互相垂直的面(图 0-1)。
    1. 轴
    (1)矢状轴(sagittal axis):为前、后方向的轴,与身体垂直轴和冠状轴互相垂直。
    (2)冠状轴(coronal axis):为左、右方向的轴,与身体垂直轴和矢状轴互相垂直。
    (3)垂直轴(vertical axis):为上、下方向的轴,与矢状轴和冠状轴互相垂直。
    2. 面
    (1)矢状面(sagittal plane):是指沿前、后方向的矢状轴垂直纵切,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分的切面,与水平面和冠状面互相垂直。经过人体正中,将人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部分的矢状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2)冠状面(coronal plane):又称额状面,是指沿左、右方向的冠状轴垂直纵切,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与水平面和矢状面互相垂直。
    (3)水平面(horizontal plane):又称横切面,是指前、后方向的矢状轴和左、右方向的冠状轴水平横切,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的切面,与矢状面和冠状面互相垂直。
    在描述器官的切面时,不再用矢状面、冠状面和水平面描述,而是以其自身的垂直轴为标准,与垂直轴平行的切面称为纵切面,与长轴垂直的切面称为横切面。
    五 组织学常用技术和方法
    组织学研究技术和方法常见的有光学显微镜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技术、组织细胞培养技术和形态计量技术等。光学显微镜技术分普通光学显微镜技术和特殊光学显微镜技术。普通光学显微镜简称光镜(light microscope,LM),借助光镜观察切片是我们学习组织学最常用的技术和方法,光镜分辨力可达 0.2μm,能将物体放大 1000倍左右,观察到组织细胞的微细结构称光镜结构。
    在临床病理检验科室通常用石蜡切片或冷冻切片将组织制成薄片,经 HE染色后再进行观察。石蜡切片制作的基本程序有取材、固定、脱水、透明、包埋、切片、脱蜡、染色、封片等步骤。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苏木精(haematoxylin)-伊红(eosin)染色法,简称 HE染色。苏木精为碱性染料,能把组织细胞中的酸性物质或结构(如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与细胞质内的核糖体)染成蓝紫色;酸性物质或结构与碱性染料亲和力强的性质称为嗜碱性。伊红为酸性染料,能把组织细胞中的碱性物质或结构(如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染成红色;碱性物质或结构与酸性染料亲和力强的性质称为嗜酸性。对碱性和酸性染料亲和力均不强者,称中性。
    有些组织结构可直接使硝酸银还原而显色,这种性质称为亲银性;有些结构需要加入还原剂后才能显色,这种性质称为嗜银性。有些组织结构用甲苯胺蓝等碱性染料染色后不显蓝色而呈紫红色,这种现象称异染性。
    目标检测
    一、名词解释
    1.器官 2.冠状轴  3.矢状面  4. 解剖学姿势  5. HE染色
    二、填空题
    1.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  
    2.人体的组织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四大组织。
    3. 人体从外形上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四个局部。
    三、选择题
    A1型题
    1.左右方向上将人体切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是(    )
    A.矢状面 B.冠状面
    C.水平面 D.横切面
    E.纵切面
    2.关于方位术语的描述,正确是(    )
    A.近内腔者为内侧
    C.远正中矢状面者为外侧
    D.人体仰卧时,近腹者为上
    E.近正中矢状面者为近侧
    3.不属于内脏的器官是(    )
    A.肾脏 B.胃 C.子宫
    D.心脏 E.阑尾
    4.以体表为准的方位术语是(    )
    5.用来描述空腔器官的方位是(    )
    A.浅和深 B.内和外
    C.上和下 D.远和近
    E.前和后
    6. 关于解剖学姿势的描述,错误的(    )
    A.身体直立 B.两眼平视前方
    C.上肢自然下垂 D.手掌贴靠大腿
    E. 足尖向前(胡小和)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