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汉语动量结构补位与状位句位选择机制及跨语言比较

汉语动量结构补位与状位句位选择机制及跨语言比较

  • 字数: 215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 作者: 周娟 著
  • 出版日期: 2018-05-01
  • 商品条码: 978754448402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48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现代汉语中,动量结构“数词+动量词”有补位和状位两种句位分布,分别构成“VP+数词+动量词”和“数词+动量词+VP”这两种常用格式。对于这两种线性分布,表面看似乎只是句位的变化,实际上会涉及句法、语义和功能等多方面的差异。本课题在对补位和状位动量结构的句法特点、语义选择和语义功能进行多方面比较的基础上,指出了动量结构补位和状位的句位选择机制,并结合汉藏语系其他量词型语言动量结构的使用状况,找到了其补状句位选择的类型学规律。
作者简介
周娟,女,1971年12月生,湖南新化人。暨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法和语用研究。目前已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语言文字应用》《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等语言学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2项。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1.1本课题的题旨及选题缘由1
1.1.1本课题的题旨1
1.1.2选题缘由2
1.2动量结构补状句位研究综述5
1.2.1补位的研究状况6
1.2.2状位的研究状况8
1.2.3研究展望8
1.3本课题的理论基础9
1.4研究思路、方法、语料及符号10
1.4.1研究思路10
1.4.2研究方法11
1.4.3语料11
1.4.4符号11
第二章汉语动量结构补位与状位的句法特征及其比较13
2.1对动量词的选择及其比较13
2.1.1汉语动量词的分类13
2.1.2对补位动量词的选择17
2.1.3对状位动量词的选择及其比较18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