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成语故事/经典名著轻松读

成语故事/经典名著轻松读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 作者: 总主编:金帆
  • 出版日期: 2017-06-01
  • 商品条码: 9787530580363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10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2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金帆编的《成语故事》一书精选了我国古代具有历史性、故事性、哲理性、趣味性等特点的成语故事,将知识性、教育性融为一体,充分展现了中国成语故事的精髓和文化美。本书为少儿文学类阅读图书,适合10-15岁少年阅读使用。
目录
名师导读方案
一 积累丰富的成语
二 了解成语的由来及演变过程
三 能够正确运用成语
名著阅读导航
一 基础知识
二 鉴赏与品读
一回
一箭双雕
一窍不通
一鼓作气
一诺千金
一鸣惊人
一败涂地
一筹莫展
一钱不值
二画
七步之才
人鼠之叹
入木三分
人琴俱亡
三画
三顾茅庐
下笔成章
口若悬河
门庭若市
小题大做
四画
不求甚解
不翼而飞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风声鹤唳
五十步笑百步
车水马龙
气壮山河
手不释卷
凤毛麟角
五画
打草惊蛇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功亏一篑
扑朔迷离
目不识丁
出人头地
出类拔萃
生灵涂炭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尔虞我诈
对牛弹琴
六画
百折不挠
老马识途
同甘共苦
同舟共济
刚愎自用
曲高和寡
负荆请罪
自惭形秽
如鱼得水
如火如荼
百发百中
名落孙山
七画
邯郸学步
杞人忧天
声东击西
两袖清风
呕心沥血
完璧归赵
初出茅庐
孜孜不倦
纸上谈兵
八画
画饼充饥
画蛇添足
画龙点睛
卧薪尝胆
咄咄逼人
杯弓蛇影
明察秋毫
九画
柳暗花明
指鹿为马
按图索骥
狡兔三窟
十画
破釜沉舟
栩栩如生
唇亡齿寒
胸有成竹
笑里藏刀
海市蜃楼
十一画
掩耳盗铃
黄粱一梦
悬梁刺股
惊弓之鸟
骑虎难下
十二画
朝三暮四
趋炎附势
凿壁借光
缘木求鱼
十三画
滥竽充数
颐指气使
愚公移山
满城风雨
暗度陈仓
十四画
蝇营狗苟
管中窥豹
十五画
墨守成规
熟能生巧
十六画
黔驴技穷
磨杵成针
我的读后感
小考真题回放
阅读达标训练
参考答案
摘要
    一诺千金
     释义:形容说话算数,极讲信用。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秦朝末年,楚地有个名叫季布的人。他个性耿直,时常行侠仗义,很讲信用,在楚地很有名气。只要是他答应的事情,无论有多么难办到,他都想方设法努力办到。因此,他受到许多人的称赞,大家都很尊重他。在楚地广泛流传着“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谚语。
     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霸王项羽帐下五名大将之一。项羽派他率领军队出战,他曾多次使汉王刘邦吃了败仗。刘邦当上汉朝的开国皇帝后,一想到季布还活着,就愤恨不已,于是下令通缉季布,并且宣布:凡是抓到季布的人,赏赐千金;如果有人胆敢窝藏季布,灭其三族。季布为人正直,而且时常行侠仗义,所以敬慕季布的人都在暗中帮助他。起初,季布躲在好友家中,后来,捉拿他的风声更紧了,他就化装成劳工,到山东一家姓朱的人家当佣工。朱家主人很欣赏季布,于是专程去洛阳请汝阴侯滕公向刘邦说情,希望能撤销捉拿季布的通缉令。汝阴侯滕公觐见刘邦,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刘邦赦免了季布。后来,刘邦召见了季布,季布表示服罪,刘邦任命他做了郎中。
     楚地有个人叫曹丘,他能言善辩,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且多次借重权势获得钱财。他听说季布做了大官,想到自己与窦长君有交情,便要求窦长君写一封介绍信,把自己介绍给季布。
     季布接到信后大怒,等着曹丘来找他。他准备奚落曹丘一番,让曹丘下不来台。谁知道曹丘一到季布家中,毫不理会季布的脸色有多难看,对季布作了个揖后,说道:“我听说楚地流传着一句谚语,‘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您是怎么在梁、楚一带获得这样的声誉的呢?再说,我是楚地人,您也是楚地人,我们是同乡,我到处宣扬您的好名声,难道我对您还不重要吗?可是您为什么总是拒绝见我呢?”
     季布听完曹丘的话非常高兴,顿时改变了态度,不仅将他当作贵宾来招待,还送给他丰厚的礼物。季布声名远播,曹丘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啊!
     我的读后感
     季布被刘邦悬赏千金追捕,生命随时处于危险之中,但是在逃亡的过程中,季布却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有了这些人的帮助,最后不仅保全了性命,还做了刘邦的郎中。这一切都是因为平时季布一诺千金、信守承诺的结果呀!
     一鸣惊人
     释义:比喻平时没有什么特殊表现,一做起来就取得了惊人的成绩。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
     淳于髡是战国时期齐国有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以博学多才、善于辩论著称,是稷下学宫中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他长期活跃在齐国的政治和学术领域,上说下教,对齐国的振兴与强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淳于髡出身卑贱,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是他博闻强记,能言善辩,并多次用隐言微语讽谏齐威王,使其居安思危,革新朝政。
     齐威王刚即位时,齐国内政混乱,军队不振,政局岌岌可危。齐威王却沉迷于酒色,不理国政。因此,齐国政局动荡不安。再加上各诸侯国也都趁机来进扰,齐国国内形势日渐严峻。虽然齐国有些大臣很担心国家安危,但因为不了解这位新君的秉性,都不敢进言劝谏。
     其实,齐威王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很喜欢用隐语来表现自己的智慧。所以,他不喜欢听别人生硬的劝谏,但如果劝告得法的话,他还是会接受的。淳于髡知道齐威王的爱好后,便想了一个计策,准备找个机会来劝谏齐威王。
     有一天,淳于髡见到了齐威王,就对他说:“大王,为臣有一个谜语想请您猜一猜:某国有只大鸟,栖息在大殿之上,三年不飞不鸣,只是慵懒地蜷缩着。大王,您知道这只鸟是怎么回事吗?”
     齐威王胸怀大志,只是暂时消沉,并非昏庸无能之辈,淳于髡的讽谏一下子点醒了他。他决定改过自新,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于是,他也用隐语回答道:“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淳于髡的讽谏促使齐威王下定决心变法图强。从此,齐威王不再沉迷于饮酒作乐,开始整顿国政。他首先令全国七十二个县的长官入朝奏事,奖赏一人,诛杀一人。结果,全国上下很快就振作起来,到处充满蓬勃的朝气。另一方面,他也着手整顿军事,加强军力,提高国家的威望。各国诸侯听到这个消息后都很震惊,不但不敢再来进扰,甚至还把原先占领齐国的土地归还给了齐国。
     我的读后感
     读了这个故事,我深感说话的艺术的重要性。在齐威王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的时候,官员们都不敢进谏。但是淳于髡却知道对症下药,抓住齐威王喜欢微言隐语式的劝谏,结果一语中的,从此齐威王振作起来,励精图治,令齐国变得强大起来。所以,做事情不能蛮干,说话也是这样,要讲究艺术性,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我用成语来造句
     他在班里一直默默无闻,成绩也很一般,可这次他竟然在校级普通话朗诵比赛中获得冠军,真是一鸣惊人哪!
     P13-1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