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ZZ)盛世闲言/马识途文集第13卷

(ZZ)盛世闲言/马识途文集第13卷

  • 字数: 39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 作者: 马识途
  • 出版日期: 2018-05-01
  • 商品条码: 978754114546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57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11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马识途经历时间跨度之长、内容之丰富、参与程度之深,回忆性文章能提供大量的历史细节,是难得的一手史料;杂文在马识途这里承续了鲁迅遗风和巴金“讲真话”的风格,本身是很好的文学性杂文;马识途在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接触广阔的领域,比如科技领域等,这些文章可以提供草创期的珍贵经验;同时,这些零散篇什结集成册,也可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乃至对马识途的研究,提供不可或缺的参考材料。《盛世闲言》包含马识途散文领域的几乎全部近作,管窥马识途人生思索的全新成果。
内容简介
本书是《马识途文集》的第十三卷,汇集马识途新近写作的杂文随笔,包括批判性的杂文,回首文学创作以及人生历程的随笔,对文学、报刊、书画、电影、川剧乃至美食等文化领域的言论,在科技领域文章,对青年作家以至儿童的期望寄语,等等。马识途作为老一辈革命家,著述丰厚,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宽广,并且时刻怀着对家国天下的关怀,秉承实话实说、实事求是的语言风格,也带有鲁迅式的批判性眼光,是一部极其丰富的作品合集。因此这些文章的价值在于:马识途经历之丰富众所周知,回忆性文章能提供大量的真实历史细节,这是很难得一手史料;作为现在文体之一的杂文,在马识途这里承续了鲁迅遗风和巴金“讲真话”的风格,这部分杂文本身是很好的文学性杂文;马识途在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接触宽广的领域,比如科技领域,这些文章可以提供草创期的珍贵经验;同时,这些零散篇什结集成册,也可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乃至对马识途的研究,提供不可或缺的参考材料。
作者简介
马识途,原名马千禾,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生于1915年,1935年参加“一二·九”运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国文学系。马识途自少年时代起即投身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后长期从事地下革命工作,出生入死,功绩卓著。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四川省建设委员会主任、厅长及中国科学院西南分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中共中央西南局宣传部副部长、科委副主任,四川省人大常委副主任,全国第六、七届人大代表,四川省文联主席、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国郭沫若研究学会副会长,四川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中国国际笔会中心理事直至离休。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坚持革命文艺创作,几十年来写下了700余万字的各类体裁的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自1935年起至今,马识途已在全国报纸杂志共发表长短篇小说等文学作品19部,其中,长篇小说《清江壮歌》、短篇小说《老三姐》《找红军》等早在20世纪60年代即引起了文坛轰动,新时期以来,又重振精神,接连发表、出版了一系列长篇新著和散文杂文等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深得文学界好评。
目录
目 录【杂感闲言】且写闲文说升平()不写“杂文”写“闲文”()闲话“闲话”()外行说教育()报何西来书()识途的辩证及品茶之道()垃圾桶边()有这样一些人()何来“不坠乌龟”()我不赞成文化接近商品化()语言污染()真的阴魂不散?()认识真理难()婚姻·爱情·道德()我是白痴()钢筋混凝土树林可以休矣()下野和退休()卖书号()摘报附言()世界只有一个成都()我坚持,叫锦江,不叫府南河()我赞成说普通话,也可从权()休闲文化小议()龙与虫()偶语()人生三境界()【往事回首】终无悔()往事犹堪回首()四川的茶馆()最痛苦和最痛快的事()老年的怀念()八十自叙()我的老年观()半生文字缘()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百年盛事我幸逢()我的《不亦快哉》()续清江壮歌()我的文学生涯()人吓人,吓死人()烟()难得的欢会()我的上海情结()臭豆腐干()永不褪色的记忆()酒()猎野鸭记()九九老人漫谈长寿诀()我和生活书店()我也有一个梦()我这一百年()百岁感言()告灵文()【文艺随谈】文艺十愿()忽然想到()深入生活()麦家《暗算》获2008年茅盾文学奖()一切文学作品都是说假话吗?()读文随记()《成都晚报》,你好!()迟到的祝贺()说《华西都市报》()我当名誉主编了()把新龙门阵摆好()编者的杂文手法()别开生面的农民版画()看八人画有感()看四川自学者中国画研究会首届画展随想()真大观也()祝成都画院成立十周年()写字人语()门外电影杂谈()好好宣传国产影片()要好好宣传革命传统教育片()创作需要真诚()我再说:创作需要真诚()祝贺和希望()名著改编和地方特色()闲话《让子弹飞》()再说《让子弹飞》()从“夕阳艺术”“棺材艺术”说起()我也说振兴川剧()外行说川剧改革()一树红梅吐芬芳()烹饪是文化,是艺术()刍荛之献()【科技杂谈】向2000年进军()改革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用电脑搞创作行吗?()用电脑写作更觉胜任愉快()科学城的一颗明珠()普及电脑还要做很多工作()立起直追,迎头赶上()我与电脑()我的286()我升级了()作家们,上网吧()“洗脑”记()我上网了,但是我想说……()软件()科学家们,悠着点()【理论手记】勿忘国耻!()香港回归漫言()我的喜和忧()不要忘记烈士的嘱托()政协兴,国家兴()国庆五十周年感言()什么是“红岩精神”?()中国共产党诞生八十五周年有感()你的信仰安在?()【青年寄语】需要更多的关怀()寄《青年作家》()希望在于将来()祖国的将来就在我们肩上()我们给孩子们奉献什么?()我的希望()大学之道修身为本()【新春寄语】1990年新年的祝愿()1993年新年寄语()1996年新春寄语()谁说蜀中无大将?()世纪回眸()新世纪放言()曙光已照莽昆仑()2002年新春寄语()2003年新年感语()在四川作协2003年迎春茶话会上的讲话()2004年迎春致辞()2006年新春祝词()2007年新春寄语()2009年新年献词()2012年新年闲话()
摘要
    且写闲文说升平本地一张晚报的记者又找我来了。我当然知道他的来意,无外乎是来索稿的。他也开门见山地直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是来要稿子的。”我打趣地说:“稀客,稀客,请坐。”这位记者本来是我家的常客。过去我在这张晚报上发的稿子最多,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清江壮歌》就是在这张报纸上连载的。后来我有许多稿子也是在这张晚报上发表的,平均算来,每年总不下十来篇。我那篇给我带来难忘的教训,也给他们带去许多麻烦的几百字短文,也是在这张晚报的报屁股上发表的。从此以后,他们固然不敢来看我,更不敢来向我要稿子。我呢,当然更不用说,以人废言,正在“背书”的时候,哪里还敢写杂文?哪里还敢去给人家制造麻烦?我们国家搞“运动”的惯例就是这样,谁要是当了“运动员”,那就必须六亲不认,四方断交,所谓“划清界限”是也。我和这张晚报的文字之交,理当断绝来往。他们在近两年之后来看我,当然就是稀客了。来客才坐定,寒暄几句之后,我没有让他说到要稿的正文,便抢先说:“请让我向你,并通过你向你们的总编和发我的文章有关的朋友,先表示我的抱歉之情吧。我是罪有应得,你们却是遭无妄之灾呀。你们那时的日子,大概也不好过吧?为我而‘背书’的人也不少吧?”来人说:“你老说哪里话,办报纸的人有几个不‘背书’的?我们倒是挺过意不去的,所以想来请你写篇文章,再在我们报上发表,以示‘亮相’之意,社会上不少的人关心你老,在问起你老,你老发一篇文章登出来,也算是‘文报平安’吧。”如此说来,我是一定要写一篇文章的样子了。我问他们出的什么题目。来人说:“成都解放四十年了,要发一些纪念文章。你老是第一个带解放军入城的人,也是最早参加建立成都市委和市政府的人,你在成都住了四十几年了,对于成都,总有些见闻和感想吧,何不趁此机会写点什么呢?”哦,他这么一说,倒像把我从梦中唤醒似的。时间过得真快,原来我已经在这个蜀都锦里住了快五十年了。而且看来我这最后的夕阳晚景,大概也要抛洒在这锦江岸边的。我在成都住了快五十年了,经历两个时代,又正当大转变时代,风云变幻,真是春夏秋冬,风雨雪霜,酸甜苦辣,都经历过了。我见过不少各色各样的人,经历过不少千奇百怪的事,可以写的东西不少,我想作为成都一个老市民,我是能够写点什么,也应该写点什么的。而且如今现在眼目下,朗朗乾坤,清平世界,真乃国泰民安,欣欣向荣,有些人安于“国家大事何须问,麻将声中好过年”。我又何必去写什么《盛世危言》,叫别人不痛快、自己也不痛快呢?还不如在晚报的报屁股上的《灯下闲谈》栏里写点闲文。这虽不能作匡时救世之用,却可供茶余酒后的谈助,起消肠化食的作用,也不枉了我这支总不安分、喜欢跳舞的笔。对头,我就来写点闲文吧。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