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三十八位诗论家论现代汉诗

三十八位诗论家论现代汉诗

  • 字数: 557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王珂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8-03-01
  • 商品条码: 978756417485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40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新诗又名“现代诗”,更应该称为“现代汉诗”一一用现代汉语和现代诗体,抒写现代情感和现代生活,具有现代意识和现代精神的语言艺术。新诗现代性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现代国人和打造现代国家。在不同时空,都存在以“诗歌文体建设”为主的审美现代性建设和以“诗歌精神建设”为主的启蒙现代性建设,在纪念新诗诞生百年之际,更有必要总结其经验与教训。2016年11月8日至10日,东南大学现代汉诗研究所、东南大学中文系及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在江苏南京东南大学举办了“中国现代汉诗研讨会”。谢冕、洪子诚、吴思敬、叶橹、傅天虹、郑政恒、章亚昕、沈奇、熊国华、江锡铨、汪政、陈太胜、子张、钱文亮、李润霞、何平、吴投文、张立群、傅元峰、李章斌、王珂等30多位诗论家,子川、胡弦、黄梵等10多位诗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现代汉诗与现代精神、现代汉诗与现代汉语、现代汉诗与现代文体、现代汉诗与现代人及现代国家、现代小诗、现代格律诗、现代散文诗,如何界定“现代汉诗”等主题进行了认真研讨,获得了诸多成果。《三十八位诗论家论现代汉诗/现代汉诗精品文库》精选了这次会议的论文,还特约了因故未参加会议的吕进、陈仲义、罗振亚、孙基林、向天渊、陈卫、孙晓娅、易彬、刘波、卢桢、罗麒等有名诗论家的论文。本次研讨会和《三十八位诗论家论现代汉诗/现代汉诗精品文库》均由王珂教授精心策划运作,创造了老中青三代38位诗论家强强合作的诗坛奇观,使《三十八位诗论家论现代汉诗/现代汉诗精品文库》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及史料价值。《三十八位诗论家论现代汉诗/现代汉诗精品文库》适合新诗研究者、创作者和爱好者阅读,更适合做大学中文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和科研参考书。
目录
《(玛琳娜·茨维塔耶娃诗集)序》:当代诗中的茨维塔耶娃
论诗家语
对废名“新诗应该是自由诗”的几点思考
当代女性主义诗歌论
现代诗接受的辩证实现——接受心理机制、“共同体”前提及“哑铃”模式
作为寓体的叙述:从象征到寓言
草根性诗歌的“民间性”与“现代性”——兼谈中国新诗“小传统”的形成及发展
现代汉诗语言探索途径及反思
技艺修正、经验转化与持续性写作——论新世纪诗歌的精神转型和美学流变
21世纪诗歌的想象视野
21世纪诗歌接受的“窘境”
中西传统与新诗的现代性
枯笔的审美心影——以书信为中心的讨论
“汉语诗心”与“汉语诗性”散论
“现代汉诗”及其他
如何建立中国新诗认同——写在《中国新诗论坛论文集》的前面
新世纪诗歌升温的精神症候与文化透视
甘肃乡土诗的伦理变迁与道德取向
汉语新诗的形式美学建设与林庚的探索
关于新诗的多余的话——浅谈现代汉诗的文体边界及合法性
论汉语新诗命名的异质性——基于翻译的视角
1990年代诗歌叙事诗学的“综合性”
抗战诗歌的正面书写及其复杂化——以臧克家的诗歌为例
空洞与卖梦——昆南的现代诗风
词语的镜像——读张枣的《镜中》
另一种观照——评雪阳的《另一种生活》
在四月里如何谈论衰老——西川《一个人老了》解读
从《从俗如流》看朱寿桐散文诗“汉语诗性”的追求
诗人在诗人中间——1980年代汉语长诗写作兼及任白的几首长诗
渡也诗歌“私密空间”的诗学研究
错失了的象征——论新诗抒情主体的审美选择
韵律如何由“内”而“外”?——谈“内在韵律”理论的限度与出路问题
新口语写作:智性与鲜活的融汇
新诗中的非诗因素——情感伦理、现实物象与合理化想象
诗与歌词的界限以及现代汉诗的另种可能——以鲍勃·迪伦和
莱纳德·科恩为例
意义的瞬间聚集——由长诗《信札》解读杨克的现代精神
昌耀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质与现代性反思
附录一:中国现代汉诗研讨会开幕式领导和嘉宾讲话录音
附录二:中国现代汉诗研讨会四位老专家“自由发言”录音
附录三:中国现代汉诗研讨会会议综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