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灾后社会工作:嵌入、建构与增能

灾后社会工作:嵌入、建构与增能

  • 字数: 12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徐永祥,黄锐 等 著
  • 出版日期: 2018-05-01
  • 商品条码: 978756285438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52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大陆的灾后社会工作起步于“5·12”汶川地震后。10年来在灾后社会支持体系、社会服务体系、社会管理体系、社区邻里关系的恢复与重建,以及社会工作在地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书是由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教师在灾后社会工作实践基础上总结、提炼与反思而成。中国的灾后社会工作实践以及时而有效地回应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为起点,通过嵌入、建构、增能等策略,除了针对重点群体开展创伤介入外,以灾后安置社区为本,链接与发掘社区资源、增进与发展社区关系、推进与优化社区结构、助力与提升社区认同,进而提升社区的整合性发展能力。
作者简介
徐永祥,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上海高校智库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院长,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体制改革、社区管理、社会组织等。
目录
第一部分建构式社会工作:嵌入、建构与增能
建构式社会工作与灾后社会重建:核心理念与服务模式
灾后社会重建:社会工作的行动基础及专业成长
灾区重建中的社区能力建设
第二部分社会工作介入的理念与方法
灾后社会重建中的社工介入:理念、目标与方法
农村社区灾后生计发展项目的社会工作介入
灾后社会重建中社会工作服务的方案设计
第三部分以安置社区为本:聚焦社会关系的恢复与重建
安置社区建设——汶川震后重建的社会工作视角
社会工作与灾后生活重建——以都江堰A安置点为例
安置情境、社区社会关系网络与灾后社会工作
第四部分结构与文化:灾后社会工作的若干反思
灾民文化与社会工作介入
个体社会关系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灾后社会工作的实践
反思
灾后安置社区社会工作的实践与反思
“国家-社会”关系范式下灾后社会工作的生成机制研究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