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20世纪70年代农户收入研究

20世纪70年代农户收入研究

  • 字数: 28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黄英伟 著
  • 出版日期: 2018-04-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2082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0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微观数据,利用历史计量学分析方法、口述史研究法和文献法,对农户收入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农户收入的整体研究、收入差异和收入与农业发展。同时,本书同时对农户收入差异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了家庭和生产队两个层面。在家庭层面上,短期的家庭生命周期和劳动力性别结构都对收入有所影响,长期的收入流动性考察同样发现家庭人口结构的重要性。在生产队层面上,发现生产队的差异可以解释农户收入差异的三分之一强。家庭人口结构、年龄结构、劳动力性别结构既是短期收入的影响因素也是长期收入流动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
黄英伟,管理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主要研究方向是经济史、经济增长和中国农村人民公社。
目录
引 言
第一章 导论
一 20世纪70年代中国农村的一般特征
二 基本结论
三 学术史回顾
四 研究方法
五 案例村庄简介
第二章 基本情况概述
一 20世纪70年代的农村经济档案
二 20世纪70年代的收入分配制度
三 中国农村收入情况概览
第三章 生命周期与农户收入
一 引言
二 中国乡村的家庭生命周期
三 家庭生命周期与农户收入
四 人口生命周期与农户收入
五 小结
第四章 性别与农户收入: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分析
一 引言
二 相关说明
三 数据与方法
四 估计结果
五 女性贡献的影响因素
六 小结
第五章 生产队与农户收入:基于分层线性模型分析
一 引言
二 数据来源及简介
三 生产队与农户层次的收入差距
四 模型与分析结果
五 小结
第六章 农户收入流动性
一 引言
二 数据和方法
三 20世纪70年代农户收入流动
四 收入流动的影响因素
五 小结
第七章 农户收入实物化
一 案例资料的基本情况
二 农户收入实物化
三 收入实物化抑制农户消费行为
四 收入实物化与超计划分粮
五 小结
第八章 农业发展、农户收入与农村生活
一 人口变迁
二 农业发展
三 畜牧业发展
四 社会福利
五 收入在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分配
六 农业劳动生产率
七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一 研究结论
二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