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讲述中国故事(全3册)

讲述中国故事(全3册)

  • 字数: 278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科学普及出版社
  • 作者: 中国博物馆协会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
  • 出版日期: 2018-04-01
  • 商品条码: 978711009735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1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现在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继续向前走,我们来到了……”,看到这样的句子,是否觉得似曾相识?仿佛一念之间,它们能带你穿越古今,领略文化风采,聆听历史的脚步声。没错,这就是讲解的力量!21世纪的博物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和公众服务功能。现场讲解,作为现阶段中国博物馆教育的特色之一,正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它也是博物馆事业整体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推进实施《全国文博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4-2023年)》,提升我国博物
内容简介
世界博物馆日,中国博物馆协会组织开展博物馆讲解员大赛,参赛选手围绕我国各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讲述其中蕴含的中国故事,宣扬传统文化。本书为大赛作品的结集出版,旨在讲出博物里的中国故事,通过全国范围的广泛传播,加深公众的了解。《讲述中国故事(全三册)》包含《物华》《铭记》《追梦》三个分册,从人物、文物、遗迹、事件等多方面讲述了华夏5000年文明历史。
作者简介
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是中国博物馆协会下属的专委会,由博物馆教育方面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团体会员自愿结合而成。社教专委会是以促进我国各博物馆教育业务的交流与合作并推动其发展为主要目的的公益性、社会性、学术性群众团体。
目录
《讲述中国故事(物华)》
一件小石片  一堆大道理
神奇的尖底瓶
岩石上的文字――宁夏贺兰山岩画
刚好遇见你――蟠龙纹铜方壶窃曲纹之美
山川精英文明凝聚――虢国联璜组玉佩
天下第一剑――越王勾践剑
千年飞天梦
古城佐证――朝那铭文铜鼎
千古绝响――曾侯乙编钟
丝路瑰宝话银盘
秦陵百戏俑
汉代利器――羽纹铜凤灯
爱将长袖舞翩翩――圆雕玉舞人
汉俑?汉服?汉礼
击鼓说唱俑
汉墓里的世界之最――菜西大木偶
竹木写春秋
一件奢华的贵族女性装饰品――晋侯夫人玉组佩
古道遗珍 鸭形玻璃注
北魏石佛像
大医精诚纸墨千年
追随华夏始祖――伏羲女娲图
舞姿潇洒夸盛唐――胡腾舞俑
辽墓中的唐代风韵――《杨贵妃教鹦鹉图》
赵城金藏
从李嵩的《货郎图》看宋代“重商”之风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
坤舆万国全图:当天下观碰上世界观
扬帆,百年记忆
青青兰草悠悠我心――郑板桥《峭壁兰图》
坭兴陶――壮乡腰鼓瓶
天上霓裳  中国云肩
5000年文明见证――牛河粱遗址
远古的呼唤――凌家滩玉龙
上游永川龙
想“象”
千年萧关古道
探访汉墓遗迹揭秘千古之谜
鲜卑族源――嘎仙洞石室
三味书屋

《讲述中国故事(逐梦)》
小办公桌  大思“考”
南楼――开平碉楼的浴血颂歌
以铜为镜  以正衣冠
傲雪寒梅
至爱精诚
中国名片――地球墨
追寻真理的目光――王步文烈士的眼镜
教我如何不想她
党的纪检先驱
青春换得江山壮
一只瓷碗寄深情
鲁迅在上海――黑夜里的导师
一部奇书一面镜子
血色的记忆
战火中杀敌的弓和弦――聂耳的故事
一本军号谱汇编成的历史记忆
海岛巾帼――红色娘子军
烈士金贞吉:苫被单上钩出铮铮誓言
一台相机背后的真相
革命理想高于天
烽火小英雄,抗日儿童团
一封不平凡的信札
西征――不朽的战歌
老舍与老鼠
一块弹片
白山黑水铸英魂
将军的情怀
实事求是的道路自信――油画《开国大典》的故事
一支钢铁之师的油情岁月
倾尽一生,国宝尽献――爱国收藏家徐世章
拓荒者的誓言
乡音
“国宝”收音机――熊猫601的故事
妙笔丹心著《红岩》
工匠精神传千古――话说云纹铜禁
博物馆与有争议的历史  20世纪一些国家的排华历史
思乡心碎千古恨
飞舞的火焰――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鲁日格勒”
南海天书――《更路簿》
我的一份特殊经历
秒速7.9千米

《讲述中国故事(铭记)》
8000年前的好声音
地球家园的“多米诺骨牌”
两件青铜器的纹饰密码
寻找游牧人的历史轨迹――塞人青铜武士像
孟母教子
千年镬鼎  再现辉煌――保护镬鼎的故事
巧思精致背后的欢乐与残酷――刖人守囿车
章服之美――大红地麒麟纹织金妆花女袍
千年古堰  代代传承
从弓到弩――古代科技创新的典范
“阳光下的血色”――杀人祭鼓铜贮贝器
传奇侯爷的一方玉印
丝绸之路
光明自东方来
诸葛亮
王羲之爱鹅的故事
好太王碑千古立  青史流芳邹牟王
金身合璧  千古奇缘
炫目的舞蹈――唐代胡旋舞石刻墓门
透过茅屋,看诗圣杜甫的“中国梦”
舞马千秋,绚丽丝路
唐代福州马球
清廉家风  世代相传
一件药方碑  一段传奇事
一块奇石的自白
北京的记忆
铮铮遗训,家国情怀――明代黔宁王遗记金牌
土尔扈特银印
见证鸦片战争的虎门大炮
英雄之石――花岗岩
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华工
晚清留关幼童悲喜剧
鸦片战争与舟山港
千古绝唱《与妻书》
从京张铁路到京张高铁
暗说春秋――中国昆曲里的人文故事
千年嘹歌唱春光
鹤舞千年
青海陶窑
黄釉陶尊上的远古传说
摘要
    汉俑?汉服?汉礼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  贾子钰
    汉服,行的是汉礼,大家都知道,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一脉相承。道德是中华很好传统文化的精髓,礼仪是东方人文明修养的载体。
    这三件陶俑是在汉景帝阳陵出土的。
    这里介绍的靠前件陶俑,考古学家起了一个很专业的名字,叫作“塑衣式拱手跽坐女俑”。“塑衣”就是指衣服直接塑画在身上,“拱手”是她的手部姿势,“跽坐”就是双膝跪地,臀部坐在脚后跟上,这是秦汉时期很标准的礼仪坐姿。
    第二件陶俑是一位翩翩起舞的舞女。她身材高挑,双膝微曲站立,右臂上扬,左臂向内自然弯曲,动作舒缓而典雅。苗条的身材、曼妙的舞姿,仿佛正随着音乐节拍舞动,静态的形象中蕴含了丰富的动态美,活脱脱地再现了一代名姝赵飞燕掌上起舞的风采。汉代在大型庆祝和宴饮场合中,乐舞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欢乐喜庆的效果。
    第三件是一位身着四重深衣的女子,她屈膝、含胸,双手拢于宽大的袖筒内,端庄肃穆,这种站姿就是汉代宫廷里宫女“肃立”的形象。据西汉贾谊的《新书》记载,很正规的站姿叫作“经立”,经立时,要挺胸抬头,臂如抱鼓,这种站姿便于在重要场合行礼叩拜。古代人行礼,根据场合和对象的不同,所行的礼也不同。如果在正式场合,平辈见面,行礼时双手合拢到胸前,微微鞠躬,起身还原;对待长辈就更为庄重,行礼时,双手合拢到口鼻的高度,鞠躬,起身还原;而汉礼中的优选礼仪是叩拜礼,在祭祀、朝见天子、叩拜父母或者拜师、大婚等重要场合使用。行礼的时候,双手从两侧打开,合拢到额头,双膝跪地,缓缓下拜叩首,手掌着地,额头贴在手背上,然后直起上身,站立后手放回原位。
    三件陶俑共同展示了汉服汉礼的华美庄重,体现了汉文化的博大精深。尽管她们是汉代人的艺术作品,却都是古代礼制和女子修养的真实写照。《汉书》记载,西汉时期,汉成帝的宠妃班婕妤,被成帝视为良师益友,成帝下令专门为他俩人制作一辆大型车辇以备出游,班婕妤说:“不可,圣贤之君,都应该是名臣在侧。夏桀、殷纣王和周幽王都是因为宠幸妃子,落到了国破君亡的下场。”王太后知道后,对班婕妤大加赞赏,说她知礼仪、识大体,是后宫嫔妃的道德楷模。
    礼仪文化是中华很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标识。今天,我们学汉礼,讲礼仪,正是传承中华很好传统文化的积极实践,也是中华民族精神气度的完美体现。让我们以德立身、以礼相待,不仅把服饰之美穿在身上,更要把礼仪之美记在心中!P28-29(《讲述中国故事(物华)》)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