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巴山蜀水

巴山蜀水"三线"情

  • 字数: 33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王春才 著
  • 出版日期: 2018-05-01
  • 商品条码: 978701019008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4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7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王春才著的《巴山蜀水“三线”情》根据作者的亲身经历,追寻历史的足迹,回顾了彭德怀元帅在特定的政治环境中,忍辱负重在“三线”工作的往事。作者钩沉、搜集了彭总在艰难岁月里踏遍巴山蜀水,为“三线”建没而奔走的种种往事,凸显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一片赤子之心。本书还回顾了“三线”建设的艰苦历程,歌颂了“三线人”可贵的奉献精神,以及“三线”企业转产后的勃勃生机。
作者简介
王春才,江苏建湖县人。1935年生于苏州。1952年建湖中学毕业。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毕业于扬州工专(扬州大学前身)建筑专业,同年入川投身大西南建没,先后担任成都七八四厂基建科长,中共中央西南局国防工办、四川省国防工办基建规划处长,国务院“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办公室规划二局局长,国家计委“三线”建设凋整办公室主任。著有《元帅的最后岁月——彭德怀在“三线”》一书,曾主编《中国“大三线”报告文学丛书》《“三线”建设铸丰碑》《中国“大三线”》《航程》等书。现为中国作协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副会长,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大型纪录片《大三线》总顾问。
目录
代序 王春瑜
上篇 彭总丹心昭日月
一、彭德怀向主席保证自食其力
二、在广安看“干打垒”——彭德怀和周万松
三、马识途夜访彭老总
四、彭总在“三线”
五、彭总用过的名字
六、“你今天为我这么精心打扮,我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呢”——彭德怀和贾月泉
七、“我怕牵连人家呀!”——彭德怀和邓华
八、彭德怀拜年记
九、元帅与炊事员亲密无间的故事——彭德怀和刘云
十、彭德怀与电影的故事
十一、我坐在彭总身边看电影——彭德怀和王春才
十二、彭德怀喜会当年老船工帅仕高
十三、彭总的特别命令——彭德怀和孟久振
十四、补缴饭钱——彭德怀和田兴成
十五、钱敏保护营救彭德怀
十六、彭德怀保险柜中的秘密
十七、彭德怀与《欧阳海之歌》
十八、彭德怀驻足球场看工程兵打篮球
十九、“你为我上了一堂建设成昆铁路的课”——彭德怀和陈如品
二十、 “彭德怀是大走资派,他的存款不能取”——彭德怀和景希珍
二十一、彭德怀被关押期间发出的信
二十二、彭梅魁:为伯伯彭德怀保存手稿
二十三、中共中央副主席同志在彭德怀同志追悼会上的悼词
二十四、彭总英灵返京记
二十五、浦安修完成生前遗愿
二十六、“霜叶红于二月花”——彭德怀身边三个工作人员景希珍、綦魁英、赵风池
二十七、《彭德怀在“三线”》投拍内情
二十八、千言万语颂彭总
二十九、丹心昭日月 风范垂千秋——彭德怀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活动侧记
三十、特殊的供品——彭德怀元帅百年祭
下篇 情系“三线”展宏图
一、我国大“三线”建设回忆
二、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崛起的龙头——王春才在“首届‘三线’建设论坛”发言
三、心系大“三线”
四、瘦马拉破车
六、龙虎出山
七、沉甸甸的一袋小米
八、三到东汽
九、再到振华
十、艰难崛起的重庆“三线”
十一、一盒红证书
十二、陈荒煤情系“三线”人
十三、鲁大东情留“三线”
十四、骄傲的上海“三线”人——记孝老敬老的道德模范朱建华
十五、《岁月留痕》序
十六、《山之海魂》拍摄散记
十七、风雨同行向未来——《中和风雨行》序
十八、“不救活‘816’死不瞑目”
十九、弘扬“三线”精神促进时代发展——在东汽《大“三线”》央视拍摄启动仪式上的发言
二十、为做好“三线”建设的文化传承而努力——在“三线”建设决策5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二十一、攀枝花建设很成功——流沙河先生题写“攀枝花市文物管理所”所名前后
附录
一、夕阳归处大山青——《彭德怀在“三线”》观后
二、“三线”走出彭德怀——看电影《彭德怀在“三线”》
三、为彭德怀补碑的人
四、西望巴蜀仰王公——读《彭德怀“三线”岁月》有感
五、王老的书房
六、“三线”建设50年——采访原国家计委“三线”建设调整办公室主任王春才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