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明代少数民族文教政策研究

明代少数民族文教政策研究

  • 字数: 2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 作者: 刘淑红
  • 出版日期: 2016-06-01
  • 商品条码: 978710514388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6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政治及文化格局的形成和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过程中,历时七百余年的元、明、清及民国时期无疑是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段。由蒙古族统治者建立的元朝结束了各民族政权长期并立的局面,相对开放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在促进各民族文化的自身传承并促进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明朝政府则一方面积极提倡儒家教育和科举考试,通过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推进少数地区特别是西南等地少数民族地区的儒化教育,另一方面则采取“因俗而治”的政策,在不同民族文化交融的同时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结构和文化习俗等得以延续。元及明代不同民族之间长期的冲突与融合,为近现代多元一体民族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而在清朝,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和民族格局则定型,并在清末民国内忧外患的近代化时局中逐渐形成了由众多民族组成的现代民族国家。
  影响这一进程的因素是极其复杂的。民族政策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交流和多民族共生共存文化格局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作为不同政权各自民族政策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元代以来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对于中国近现代民族格局的形成及民族国家的构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于不同时代甚至同一时代因不同民族、阶层文化观念的不同,人们对于民族教育政策的价值趋向及其内涵有不同的认识,冲突与碰撞在所难免,国家的民族教育政策也会因统治者观念和时局的变化进行一些调整。
目录
绪论
一、明代少数民族文教政策研究的缘起
二、明代少数民族文教政策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明代少数民族文教政策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明代少数民族分布及社会发展状况
二、明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格局暨民族关系
第二章明代的民族观和民族政策
一、明代民族观的内容及其演变
二、明代民族政策的内容及其演变
第三章明代少数民族入国子监的教育政策
一、国子监对民族士子的贡选优惠政策
二、国子监对民族上层子弟的入学优惠政策
三、国子监对夷生的生活和学业优待政策
四、明代少数民族入国子监教育政策的评价
第四章明代少数民族地区的儒学教育政策
一、明代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儒学政策
二、明代少数民族地区的儒学教师政策
三、明代少数民族地区的儒学提学官制度
第五章明代少数民族地区的社学教育、书院教育和社会教化政策
一、明代少数民族地区的社学教育政策
二、明代少数民族地区的书院教育政策
三、明代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教化政策
第六章明代少数民族地区的科举考试政策及影响
一、明代少数民族地区的科举选拔公平政策
二、明代少数民族地区的科举选拔优惠政策
三、明代少数民族地区科举考试政策的效果和评价
第七章明代“因俗而治”的少数民族宗教文化政策
一、“多封众建”的藏传佛教文化政策
一“转相化导”的伊斯兰教文化政策
第八章明代少数民族文教政策的特征与评价
一、明代少数民族文教政策的特征
二、明代少数民族文教政策的评价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