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山河笔:李庄朝鲜战地报道/红蓝文稿

山河笔:李庄朝鲜战地报道/红蓝文稿

  • 字数: 23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李庄
  • 出版日期: 2017-08-01
  • 商品条码: 978701018776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34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11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山河笔--李庄朝鲜战地报道》是20世纪50年代初,李庄同志深入战争前线,在炮火中记录下来的战地实况。全书主要由《李庄朝鲜战地通讯》、《战斗十日》、《李庄朝鲜战地日记》及李庄朝鲜战地报道回忆文章四部分构成。《李庄朝鲜战地通讯》辑录了从1950年7月到1951年3月,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26篇战地通讯,从正面记录了战争的过程;《战斗十日》则记录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一个营对敌作战的故事,战士们在特别艰苦的条件下,以弱胜强,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李庄朝鲜战地日记》是李庄同志去世后,在他的遗物中发现的一本战地日记,之前从未示人。日记从战地记者的角度,记述了战地报道背后的故事,从侧面反映出朝鲜战场的情况。第四部分是李庄同志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回望战场写下的战地采访回忆文章。四部分相互呼应,各有侧重,生动还原了抗美援朝前线的情境。
作者简介
李东东,汉族,1951年生于北京,籍贯河北徐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新闻专业毕业,法学硕士,高级编辑。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十二届委员会委员,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理事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曾先后在新闻出版单位、地方党委、国务院部委工作。历任经济日报社总编室副主任、特刊部主任;湖南省张家界市委副书记;国家体改委副秘书长;中国改革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新闻出版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2011年10月,当选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2015年12月,当选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理事长。
著有《宁夏赋》《五颂宁夏》《远离北京的地方》《李东东词赋辑》《赋心墨韵》《赋心诗韵》《红蓝寄家国》等专著;主编了《今我宁夏》《宁夏羊皮书》《夏地民俗》《宁夏历史名入》和《李庄朝鲜战地日记》《开天辟地的时刻》《春华秋实英杰俊彦》《中国红色记者》《中国名记者》等书籍和摄影画册。
目录
历史回眸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第一部分 李庄朝鲜战地通讯
美丽的河山,勇敢的人民
走在民主朝鲜的土地上
“三八线”上
罪证
“原子英雄”的幻灭
有文化的人民军
朝鲜新解放区目击记
新解放区农民的欢欣
人民军四战士
美国侵略军的兽性
全朝鲜都和美国侵略者作战
访问金日成将军的故乡
忆汉城
东条的下场等待着杜鲁门
战斗在长津湖畔
复仇的火焰
在汉城
“朝中亲善万岁!”
“皇家重坦克营”的覆灭
被人们欢呼“万岁”的部队
锦江南岸的战歌
光辉的阻击战(李庄)――汉江南岸战斗纪实之一
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魏巍)――汉江南岸战斗纪实之二
钢铁第三连(超祺)――汉江南岸战斗纪实之三
“我们打出去!”(李庄)――汉江南岸战斗纪实之四
白云山十一昼夜(林韦)――汉江南岸战斗纪实之五
坚守文衡山(高巢)――汉江南岸战斗纪实之六
第二部分 战斗十日
第三部分 李庄朝鲜战地日记
一九五○年十二月
一九五一年一月
一九五一年二月
一九五一年三月
第四部分 李庄朝鲜战地报道回忆文章
随人民军在南朝鲜
“空前伟大”“空前艰苦”的战争
真实性、片面性及其他
复仇的火焰从心里烧起
我在朝鲜战争初期的采访经历
一个中国记者经历的朝鲜战争
编辑后记
遥远的记忆(哈若蕙)――《李庄朝鲜战地日记》编后
穿越硝烟的笔迹(李东东)――父亲李庄的战地篇章与家国情怀
摘要
    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组建志愿军,为援助朝鲜人民抵抗美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保卫中国安全而进行的战争。
     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为了维护其在亚洲的霸权地位,推行侵略政策,立即出兵干涉。26日,美国总统H.S. 杜鲁门命令美国驻远东的海、空军参战,支援南朝鲜(韩国)。27日,杜鲁门发表声明,宣布派兵入侵朝鲜,并令美国海军第7舰队侵入台湾海峡,侵占中国领土台湾。同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在没有苏联和中国两个常任理事国参加的情况下,通过了美国提案,要求各会员国在军事上给南朝鲜以“必要的援助”。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又通过了美国关于设立联合司令部以统一指挥在朝鲜的各国部队的提案,并委托美国提供人选。8日,杜鲁门任命美国远东军总司令D.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后由M.B. 李奇微、M.W. 克拉克继任)。
     中国主张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对于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政和侵占中国领土台湾表示极大义愤。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号召全国和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同日,中国政府总理兼外交部部长周恩来发表声明指出:杜鲁门27日的声明和美国海军的行动。乃是对中国领土的武装侵略、对联合国宪章的破坏。中国人民必将万众一心,为从美国侵略者手中解放台湾而奋斗到底。7月6日,周恩来再次发表声明,指出联合国安理会6月27日关于朝鲜问题的决议为非法,中国人民坚决反对。
     为保卫中国东北地区的安全和在必要时援助朝鲜人民的反侵略战争,中央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央军委”)根据的提议,于7月13日作出《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抽调第13兵团及其他部队共25.5万余人,组成东北边防军。后又调第9和第19兵团作为二线部队,分别集结于靠近津浦、陇海两铁路线的机动地区。
     9月15日,美军趁朝鲜人民军主力在朝鲜南部洛东江地区作战之际,以其第10军于朝鲜西海岸仁川登陆,配合正面部队对朝鲜人民军实施两面夹击,并向北推进。战局发生了不利于朝鲜人民军的急剧变化。
     9月30日,周恩来发表讲话,警告美国: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昕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国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随后,中国政府又通过外交途径进一步向美国政府表明自己的态度。但是,美国政府无视中国政府的一再警告,于10月初令其侵略军越过北纬38°线(以下简称“三八线”),企图迅速占领全朝鲜。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处境危急。与此同时,美军空军不断轰炸中朝边境的中国城镇和乡村,海军不断炮击中国渔船和商船,中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十分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以恢复和发展经济。然而,美国硬要将战争强加到中国人民头上。中国人民忍无可忍,决心对付这一挑战。10月初,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主席根据朝鲜劳动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的请求和中国人民的意志,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迅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同朝鲜人民一起共同抗击美国侵略者。为在军事上掌握主动,中央军委对投入作战的兵力、后勤保障、武器装备以及国土防空、东南沿海防御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周密部署。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率领下,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25日,揭开抗美援朝战争序幕。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