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西方文学

西方文学"人"的母题研究

  • 字数: 48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蒋承勇 著
  • 出版日期: 2018-01-01
  • 商品条码: 978756756602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54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9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蒋承勇著的《西方文学人的母题研究》共分九章,从西方“人”与文化起源的“两希”文学与文化一路梳理下来,经中世纪的人文走向,文艺复兴对中世纪的人文传承与变异到古典主义对浪漫主义的人文指引,再到现实主义对人性的拷问及由此对人的重新定位,一直清理到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人心中“上帝的失落与对新上帝的追求”。该书从宏观上梳理了西方社会、西方文明的历史变迁与文学史人文观念的演进,发掘与阐释了西方文学深层的人性意蕴及其与社会价值观念演变的关系。
作者简介
蒋承勇,男,文学博士、浙江工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教学研究会会长、浙江省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会名誉会长、国家社科基金顶目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9世纪西方文学思潮研究”首席专家、教育部“面向21世纪系列教材”《外国文学史》主编之一、教育部“马工程”重大项目《外国文学史》首席专家之一、中国大学慕课《外国文学史》(一、二)主讲教师、《中国社会科学》《外国文学评论》外审专家。出版《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现代阐释》《西方文学“人”的母题研究》《人性探微——蒋承勇教授讲西方文学与人文传统》等10余部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外国文学评论》《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等发表论文100余篇。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浙江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次。
目录
导言
一、社会-文学-人
二、文化-文学-人
第一章 人与文化之起源的诗性解说
第一节 文化的诞生与人的“堕落”
第二节 自由的困惑
第三节 走向文明的艰辛
第二章 原欲与理性的对立与互补
第一节 “神-原欲-人”的三位一体
第二节 “神-理性-人”的三位一体
第三节 对立与互补关系的人性依据
第四节 对人的生命存在的双向价值认同
第三章 延续的历史:中世纪对文艺复兴的入文指引
第一节 希伯来-基督教文化的“古典”渊源,
第二节 希伯来-基督教文化:滋长现代科学精神的温床
第三节 希伯来-基督教物欲意识的人文意蕴
第四节 希伯来-基督教文化之“爱”的人文意蕴
第五节 中世纪世俗文学的人文走向
第六节 延续性、包容性及多元共存
第七节 从神圣观照世俗
第八节 中世纪对文艺复兴的人文指引
第四章 延续的与非同一的历史:文艺复兴对中世纪的人义传承与变异
第一节 “人”如何被唤醒:文艺复兴的文化-心理成因
第二节 原欲+人智:前期人文主义文学中“人”的内涵
第三节 原欲+人智+上帝:后期人文主义文学中“人”的内涵
第四节 从世俗观照神圣
第五章 对人间“上帝”的追寻
第一节 “王权崇拜”的文化-心理成因与人性依据
第二节 君主专制与古典主义文学的人性内涵
第三节 古典主义文学对浪漫主义文学的人文指引
第六章 “人”向“自然”的迈进
第一节 理性主义与个性主义
第二节 启蒙文学与“自然原则”
第三节 启蒙文学与“自然人”形象
第四节 “新人”:另一种“自然人”形象
第五节 “自然人”形象的文化血脉探析
第六节 “新人”形象的文化包容性
第七节 让“人”贴近世俗的生活
第七章 “人”向感性世界的迈进
第一节 思想的变革与“人”的再发现
第二节 于“颓废”中寻觅另一个“自我”
第三节 于“自然”中寻觅另一个“自我”
第四节 “超人”精神的先导
第五节 在神圣与世俗之间
第八章 “人”向理性世界的退守
第一节 上帝的退隐与人的困惑
第二节 对原始情欲的崇拜与恐惧
第三节 造神“英雄”的灵魂革命
第四节 “上帝”就在人的身旁?
第五节 “人”的定位的困惑
第六节 对原始情欲的悲观与冷漠
第七节 人是生物?
第八节 在灵魂质拷的背后
第九章 上帝的失落与对新的上帝的追寻
第一节 断裂与传承
第二节 死亡与疯狂
第三节 堕落与悲哀
第四节 荒诞与抗争
第五节 执着与慰抚
第六节 上帝必死而戈多永远活着
主要参考书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