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魏晋经学与诗学

魏晋经学与诗学

  • 字数: 1050千字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刘运好 著
  • 出版日期: 2018-02-01
  • 商品条码: 978710112826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298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18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刘运好著的《魏晋经学与诗学(上中下)(精)》自始至终以历史一文化为视角,以经学为主体,以深受经学影响的玄释为两翼,试图全面地揭示魏晋经学与诗学的关系。作者恪守科林伍德所推崇的“研究问题而非研究时期”的经典名言,没有采用“通论”式而是采用“问题”式的研究方法。在内容上,每一节都是一个专题研究;在学理上,又前后贯通,系统阐释魏晋经学、诗学及其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追踪学术前沿,避免重复研究,所论务求创新,是基本研究原则;文献与理论结合、历史与逻辑结合、时间和空间结合,是基本学理追求;以“问题”为切人点,考镜源流,辨彰学术,是基本研究方法;注重历史考索,且在历史考索中时见“独断之学”,是学术目标。研究的成果可能与期待的学术目标有不小的差距,但是避免“剪贴历史”和复制学界现有成果,则始终是悬挂在作者面前的一面镜子。
作者简介
刘运好,男,1955年12月生,安徽六安人。文学博士,师从有名文史专家郁贤皓先生。现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二级),中国诗学中心研究员,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 一直从事先秦至南北朝文学研究,承担国家社科资金项目及省部级项目7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7部,300余万字。近十余年来,尤其注重魏晋哲学与诗学关系研究,出版有《魏晋哲学与诗学》《先唐文史考论》等专著,并发表经学和诗学类专题论文60余篇,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目录

弁言
上编 魏晋经学论
概论 魏晋经学的整体考索
一、引言:魏晋经学并未“中衰”
二、复兴·繁荣:魏晋经学之发展
三、多元·多样:魏晋经学之特点
四、官学·私学:魏晋经学之传授
五、古文·今文:魏晋经学之渊源
六、国家政治:魏晋经学发展之内在动因
七、社会传播:魏晋经学发展之外在动因
八、结语:魏晋经学“中衰”说的终结
第一章 延续崛起:三国经学考论
一、崛起·新变:曹魏经学考论
二、南风初开:东吴经学考论
三、汉学遗响:蜀汉经学考论
四、开宗立派:王肃经学考论
第二章 拓展鼎盛:两晋经学考论
一、深化·拓展:西晋经学考论
二、繁荣·鼎盛:东晋经学考论
三、南学·北学:两晋北方经学论
第三章 专题研究(上):魏晋经学著作论
一、扬弃与超越:论王弼《周易》学
二、博取与抉择:论何晏《论语集解》——兼论王弼《论语释疑》
三、通与变:论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
四、征圣经而诘众传:论范宁《春秋毂梁传集解》
第四章 专题研究(下):魏晋《诗经》学论
一、依郑驳王:王基《毛诗驳》考论
二、评骘异同:孙毓《毛诗异同评》考论
三、训释名物:陆机《毛诗疏》考论
附录
魏晋经学著作一览表
中编 魏晋诗学论
概论魏晋诗学理论体系及其嬗变
一、引言:“一体两翼”的理论建构
二、魏晋诗学的理论体系
三、建安:儒家诗学的回音
四、正始:玄学诗学的勃兴
五、西晋:儒玄并存的格局
六、东晋:玄释圆融的蕲向
第一章 哲理诗性:经学诗学思想论
一、哲理与诗性:论王弼《周易注》的诗学意义
二、有限与无限:论王弼“得意忘象”的玄学转换
三、文本与接受:论杜预《左传》学的诗学意义
第二章 本同末异:儒家诗学思想论
一、儒家诗学之回音:曹丕“本同”论
二、由儒入玄之过渡:阮籍《乐论》论
三、佛教语境之渗透:“缘情绮靡”论——陆机诗学生成的历史文化语境
四、“英异宏逸”:《抱朴子》文学功能论
五、“英异宏逸”:《抱朴子》文章 美学论
第三章 越名任心:玄学诗学思想论
一、“声无哀乐”:嵇康音乐思想论
二、本体“自然”:陆云诗学思想论
三、“迹”与“所以迹”:郭象本体哲学论
四、“迹”与“所以迹”:郭象本体诗学论
五、“至虚为宗”:《列子注》美学意义论
第四章 象外之趣:佛教诗学思想论
一、论支遁“理中之谈”及其诗学意义
二、论慧远之“神趣”说
三、论僧肇“象外之谈”及其美学意义
四、论“文外之旨”从佛学到诗学的意义转换
第五章 史籍钩沉:《华阳国志》诗学意义论
一、歌谣诗歌的地域性特征
二、以史证诗的阐释学范式
三、四言史述的咏史诗类型
四、五言诗歌的文体学意义
下编 魏晋经学与诗学关系论
概论经学与魏晋诗学关系之复杂性
一、引言:“经学化诗学”的民族特点
二、经学与魏晋诗学关系生成论
三、经学与魏晋诗学关系本原论
四、经学与魏晋诗学关系嬗变论
第一章 理论过渡:经学影响诗学之途径
一、论魏晋经学的国家意识形态化
二、论魏晋经学之学、术变迁
三、意识形态、学术变迁与士风之嬗变
第二章 生生互证:经学与玄释关系论
一、共生·同源:经学与玄学的关系
二、碰撞·融合:经学与佛学的关系
三、依附·圆融:玄学与佛学的关系
第三章 生生之思:经学与诗学思想论
一、六经皆文:经学与诗学的关系
二、性情自然:玄学与诗学的关系
三、言意之辨:玄学与诗学的关系
四、般若性空:佛学与诗学的关系
第四章 生生之源:经学与诗学实践论
一、论经学与魏晋文学复古之风
二、论玄学与魏晋诗风之嬗变
三、论佛教与东晋诗风之新变
第五章 生生成艺:经学与诗性智慧论
一、论经学与诗性思维的关系
二、论经学与诗学审美范式的关系
三、论经学与诗学话语方式的关系
结语 亟待深入的研究视阈
主要引用书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