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武陵山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武陵山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 字数: 31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刘安全 著
  • 出版日期: 2017-12-01
  • 商品条码: 978751418716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8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4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刘安全著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武陵山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立足于乡村文化自身发展张力,梳理近现代以来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经验,探寻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传统文化在农业现代化、文化交流互动、文化产业发展等新因素影响下传承创新路径的自我选择,为繁荣民族地区文化,稳定民族地区社会提出建议。服务于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丰富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研究内容,利于保存和保持传统少数民族社区的民族特色以及相助于传统少数民族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简介
刘安全,1974年2月出生,男,土家族,湖北省来凤县人,法学(民族学专业)博士,副教授。1995年参加工作。曾从事乡镇文化专干、党校教员等工作,现为长江师范学院武陵山区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中心、武陵山片区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南方少数民族文化与旅游。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参与主研国家社科、教育部、国家民委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1部,在《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贵州民族研究》等民族学类重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第二节 文化研究视阈中的中国乡村
第三节 指导性文化变迁、文化控制与文化传承创新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基本方法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近现代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乡村文化概念解析
第二节 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乡村文化建设实践与理论探索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乡村文化建设理论与思想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乡村文化建设与改革
第三章 武陵山区乡村文化及其特征
第一节 武陵山区传统乡村文化类型及其特征
第二节 武陵山区城镇化与乡村文化建设
第四章 武陵山区乡村生境变迁及其文化发展
第一节 传统社会中武陵山区乡村文化与其生境的同构
第二节 武陵山区乡村社会文化的近代传统
第三节 武陵山区社会现代转型与乡村文化变迁
第五章 武陵山区乡村文化传承发展的现代路径
第一节 来凤县土家族摆手舞传承与创新
第二节 龚滩古镇的旅游产业开发
第三节 学校里的民族文化课堂
第四节 板夹溪十三寨生态博物馆的文化陈列与展演
第六章 乡村文化传承创新动力与局限
第一节 政府主导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发展
第二节 产业拉动与乡村文化建设指向
第三节 文化自觉与乡村民办文化诉求
第七章 武陵山民族地区和谐乡村文化发展与建设
第一节 新时期乡村文化发展与建设起点
第二节 武陵山区乡村文化发展与建设的目标
第三节 武陵山区乡村文化发展与建设的实践策略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