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思念集

思念集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作者: 陈琳
  • 出版日期: 2018-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3596961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95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90岁高龄的陈琳教授,平时质朴的故事感动你!
内容简介
《思念集(精)》是陈琳教授所写的怀念故人的散文集。这些故人包括作者的师长、学者、亲人,甚至还有外国友人。他们或曾为革命建设呕心沥血,或在学术上卓有成就。作者表达了对他们的敬爱之情和深深思念。
目录
前言
怀念周培源先生
忆季羡林师
纪念王佐良先生
忆佐良师
逝后―忆王佐良师
在王佐良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上的讲话
忆珏良
忆裕光校长
与明经老师相处的日子
悼瑞源老友
忆素我大姐
念艾培
怀念大卫?柯鲁克
纪念索尔?艾德勒
Sol Adler,a soulful friend
在艾德勒同志追思会上的讲话
纪念帕特?艾德勒
In memory of Pat Adler
China Daily and I ― In memory of my old friends
at the paper
怀念我的哥哥陈忠经,并忆“后三杰”
扬眉雪耻日 忧民爱国魂 ―“密苏里号”舰上的受降与
徐永昌其人其事
纪念丁宝桢
晚清重臣丁宝桢:为官一生勤为民
The man who gave us Gongbao chicken
莎士比亚和他的环球剧院
二百二十年了,想起彭斯
纪念保罗?罗伯逊
保罗?罗伯逊生平
The life of Paul Robeson
在保罗?罗伯逊纪念会上的讲话(节录)
Speech at the Paul Robeson Memorial (Abridged)
后记
摘要
    怀念
    周培源先生
    2017年8月28日是我国有名科学巨匠周培源老先生115岁冥寿。我邀请了他的年过8 0岁的女儿周如雁和周如玲两位多年好友来家小聚。我们举杯怀念这位中国专享曾与爱因斯坦一起工作过的物理学大师。
    说起周老,当今除了孩童不知其名外,应当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学校物理教科书里有对他的介绍,更不用说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们了。他不仅是中外闻名的科学巨匠,还是伟大的爱国者,政治立场鲜明的社会活动家,靠前知名的世界和平积极推动者,曾在靠前上被尊称为“红色中国的物理学家”和“和平老人”。他在1959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科学界很早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有名人士之一。除曾担任靠前外多个科学研究机构的创始人或外,还曾任多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副。
    周老应当说是一位终身的教育家。他192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之后,先后在美国、德国、瑞士的有名大学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1929年回国后,年方二十七就被清华大学聘为教授。当时周老年轻潇洒、风度翩翩,又加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在学校里上百位教授中被美称为“三剑客”之一。他对小不了他几岁的学生爱护备至,尊重他们的勤学苦读精神,他爱说的一句话是“学生应该超过老师”。又经常引用牛顿的名言“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他的学生中有很多人后来都成了有名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钱三强、钱伟长、林家翘、胡宁、于光远等。周老直到90岁高龄还在指导博士研究生,在他近70年的教学生涯中,为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培养出了几代人才。
    说起周老与爱因斯坦的相交,那是上世纪30年代的事。1936年,周老在清华大学连续从事教学工作6年之后,得到一次休假的机会。于是,他决心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与爱因斯坦一起继续深入研究相对论。周老不仅对爱翁的科学成就衷心景仰,而且对他的反法西斯勇气和精神也十分敬重。但是,他并不盲从。他在总体方面肯定相对论理论的同时,在其中的“坐标意义”问题上,对爱翁的见解有所保留。而爱翁是唯物主义的科学家,接近没有为维护自己的“”而对此不满。相反,他将周老的意见纳入自己的思考之中。从这一事例,我们可以看出周老如何在自己的科学研究和为人处世中实践着自己的座右铭:“独立思考,实事求是,锲而不舍,以勤补拙。”
    在追忆周老一生的事迹时,不能不提到在“”中他坚持正确立场,直面“四人帮”倒行逆施的大无畏精神。周老在1993年11月去世后,《人民日报》于12月5日发表了《周培源同志生平》一文。其中一段是这样写的:
    “”中,他看到我国的教育事业,特别是理科教育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备受摧残,痛心疾首。在“四人帮”当道、极左思潮肆虐的环境里,他不顾个人安危,为维护科学真理,捍卫人民教育事业,坚决抵制对相对论的批评,反对所谓对教育战线的“两个估计”,呼吁加强理科教育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并上书,受到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1972年1O月6日他在《光明日报》发表《对综合大学理科教育革命的一些看法》,针对“四人帮”的种种怪论,提出既要批判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又要批判“理论无用”的错误思想,要抓好基础课的教学,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对于抵制当时教育界泛滥的极左思潮起了重要作用。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位伟大科学家实事求是、不计个人得失、敢于捍卫真理的崇高精神。他的女儿周如玲对老父为人的三个字总结是:说真话。
    这一精神还可以从另一件事看出来。在国家考虑建设长江三峡大坝时,科学家们对于这一巨大工程有着不同的意见,但由于形势,肯定的意见几乎一面倒。然而,周老作为流体力学、湍流理论的专家,对于修建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有看法的。1988年,86岁高龄的周老率领l 82位政协委员到选定的建坝地段以及湖北、四川长江流域作深入细密的考察,并上书中央缓建大坝。他以一个有良知和无畏胆略的科学家的实事求是精神提出:“关于大坝的争论,实质上是要不要科学、要不要民主、要不要决策民主化的问题。”今天,大坝已经建成十多年,在利用水力、广开电源等方面起着重大作用,但在生态环境等方面也存在一定负面影响。它的是非功过将由更长的历史来判定。但是当年周培源同志那种对国家和人民负责、不畏遭批的危险、实事求是“说真话”的大无畏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P5-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