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稻与家屋

稻与家屋

  • 字数: 459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潘春见 著
  • 出版日期: 2018-01-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1179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41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10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论著利用历史学与人类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把瓯骆稻米文化的表达方式放置在建构主义的分析框架下进行。建构主义的分析框架,以稻米“三相”(稻/米/饭)、稻米“三缘”(稻缘、地缘、亲缘)等概念作为分析工具,把瓯骆稻米文化和中国—东南亚的“稻米之路”作为宏观的分析层次;把壮侗语民族与东南亚民族在稻米文化上的不同表达方式作为中观的分析层次;把壮侗语民族物质层面上的“那”、“家屋文化”等,精神层面上的伦理、观念、文学、艺术、民俗、节日等作为微观的分析层次,并通过古稻南传、占城稻北归和不错稻走向东盟的纵向历史脉络梳理,进行水稻与人类互动进化的史学文化学阐述。
作者简介
潘春见:女,广西贵港市人,壮族。1963年10月出生。1987年广西民族学院中文系毕业并留校工作,1994年中央民族大学民语三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同时进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古籍出版规划办工作,1996年至今在广西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中国一东盟研究院)工作。自1988年发表论文《壮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探讨》以来,已先后在靠前外发表论文30余篇。主要代表作有:《花图腾祟拜与姆六甲信仰》《郁江北岸壮族农村的米饭与亲缘》《土地关系与社会建构》《文化促进中国与东盟的经贸繁荣》等。本书为作者长期研究稻米文化、家屋文化的新成果。
目录
第一章“广谱革命”:“那·兰”文明的最早演化场(1)
第一节广谱革命·贝丘文化·那的文明共生(2)
第二节广谱革命·定居生活·家屋的文明共生(28)
第三节“那”:瓯骆大地上冉冉升起的第一缕文明曙光(39)
第四自成体系的“水—那—兰—板—垌—勐—国—天下”稻作农耕文明体系(53)
第二章瓯骆故地一个大型壮族村落稻与家屋的人类学考察(72)
第一节稻与家屋的“空间一社会”秩序(73)
第二节“那”与家一国的互动演化(111)
第三节稻与家屋、生命的互动演化(163)
第四节稻与家屋的社会结构与亲属称谓制度(197)
第五节通过“二分统合”建构“中心型社会”(235)
第三章犀牛·稻·家屋:建构安全的生命共同体之舟(253)
第一节瓯骆自古是犀牛栖息的家园(254)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