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络病理论与心脏病治疗

络病理论与心脏病治疗

  • 字数: 148千字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作者: 吕晓东,于睿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8-03-01
  • 商品条码: 978711726095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22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医络病理论确立近二十年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当前运用络病理论来指导临床实践的研究也得到了一定的进展,辽宁中医药大学在此方面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其取得的成果有推广价值。本书以络病理论及脉络学说的研究为基础和启示,结合心脏本身的生理特性、生理功能、心病辨证论治规律以及现代医学的相关研究,梳理心络的生理结构和生理功能,总结心络病的病种、病因、病机、传变、治法、方药等应用特点,初步构建心络病证治的理论体系。
作者简介
于睿,硕士生导师,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全国名老中医李德新教授学术经验传承人,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才。深入研究李德新教授“调脾胃安五脏”理论,全面总结其在治疗难治性疾病方面的经验。在临床中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灵活应用“调脾胃安五脏”之理论观点,辨证论治,达到扶本固元、治病求本之功效,从而提高临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吕晓东,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辽宁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辽宁省中医院院长。长期从事中医药治疗肺系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著作2部。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中医临床研究方略浅议
第二章 中医心络病证治的内涵与外延
第三章 中医心络病源流概说
第一节 中医心络病证治与各家学说
第二节 中医心络病证治与络病理论
上篇 基础篇
第一章 心络生理
第一节 心络构效
第二节 心络生理联系
第二章 心络病理
第一节 心络病病因
第二节 心络病病机
第三节 心络病传变
第三章 心络病证治
第一节 心络病辨证分型及临床表现
第二节 心络病证治法
第三节 心络病治疗方药
下篇 临床篇
第一章 心悸
第一节 疾病概述
第二节 历史沿革
第三节 病因病机
第四节 诊查要点
第五节 类证鉴别
第六节 辨证论治
第七节 以络论治
第八节 专病论治一一心律失常
第九节 特殊治法
第十节 预防与调护
第十一节 现代研究
第十二节 医案选读及文献摘要
第二章 胸痹
第一节 疾病概述
第二节 历史沿革
第三节 病因病机
第四节 诊查要点
第五节 类证鉴别
第六节 辨证论治
第七节 治疗发微
第八节 专病论治一一真心痛
第九节 调护与预防
第十节 医案选读及文献摘要
第三章 眩晕
第一节 疾病概述
第二节 历史沿革
第三节 病因病机
第四节 诊查要点
第五节 类证鉴别
第六节 辨证论治
第七节 治疗发微
第八节 专病论治一一原发性高血压病
第九节 预防与调护
第十节 医案选读
第四章 不寐
第一节 疾病概述
第二节 历史沿革
第三节 病因病机
第四节 诊查要点
第五节 类证鉴别
第六节 辨证论治
第七节 治疗发微
第八节 以络论治
第九节 专病论治一一失眠
第十节 预防与调护
第十一节 医案选读及文献摘要
第五章 厥证
第一节 疾病概述
第二节 历史沿革
第三节 病因病机
第四节 诊查要点
第五节 类证鉴别
第六节 辨证论治
第七节 治疗发微
第八节 专病论治——心源性晕厥
第九节 预防与调护
第十节 医案选读及文献摘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