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的世界文学观念与实践研究1895-1949

中国的世界文学观念与实践研究1895-1949

  • 字数: 27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作者: 张珂
  • 出版日期: 2016-11-01
  • 商品条码: 978756601300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8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张珂著的《中国的世界文学观念与实践研究(1895-1949)》旨在通过史实的钩沉与理论的分析,探讨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观念,“世界文学”观念在近现代中国(1895-1949)是如何产生与发展,如何在实践中被人们接受、传播和运用,又是如何成为一门学科的。世界文学观念在中国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贯穿了中国近现代文化史、教育史以及社会史的时代命题。世界文学观念产生的前提是世界意识的出现,并与中国近代文学观念的变革密不可分,而近代教育体制也为世界文学最终在中国成为一门学科做出了准备。在新文化运动前后,世界文学(主要是欧洲文学)被知识分子作为改造中国文学的利器加以运用,并在实践中被纳入现代大学中文系的学科框架。从二十年代起,以郑振铎、吴宓等为代表的中国学者开始了世界文学史的编写与翻译,为中国人系统世界文学知识的获得做出了贡献。世界文学的理论问题也受到了知识分子的一定关注,并在现代大学获得进一步认可,世界文学观念的社会化进程势不可挡。随着三四十代民族危机的加重,世界文学观念在中国特殊的国内外政治语境中还被赋予特殊的时代含义。
作者简介
张珂,女,1983年生于河南中牟,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2012年至2014年在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现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已发表学术论文20篇,参编教材1部,参编著作1部,参与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课题1项。
目录
绪论
一、“世界文学”观念:从歌德到马克思
二、“世界文学”理论建构:借鉴与磨合
三、“世界文学”在中国:问题的提出
四、本书的论证思路及结构
第一章 晚清民初的“世界意识”与“世界文学观念”的发生
一、从传统的“天下观”到“世界意识”的产生
二、新知识与新表达:世界文明、世界文化、世界之文学
三、世界文学观念与中国近代文学变革
四、世界文学在近代教育体制的准备
第二章 新文化运动前后的“世界文学”问题
一、从“欧洲文学”到“世界文学”:价值重估与地位转换
二、新文化运动中高校的“世界文学”课程建构
三、新青年眼中的“世界文学”:杨亦曾《近代世界文学之潮流》(1919)
第三章 20世纪20年代中国世界文学观念与实践的纵深发展
一、莫尔顿与郑振铎的“文学统一观”
二、郑振铎编纂世界文学史的理念、方法与德林瓦特
三、吴宓对世界文学在学理层面的提升
四、歌德、马克思的世界文学思想在20世纪20年代的传播
第四章 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世界文学史”编译及相关著作的出版
一、对国外学者世界文学史的翻译及其学术价值
二、中国学者编译世界文学史的理念、特色与价值
三、国别文学史中的世界文学问题
四、“世界文学选本”的编纂思路及歧异
第五章 20世纪30至40年代民国高校的世界文学课程设置及其他
一、民国高校对“世界文学”课程设置的探讨
二、民国学术期刊中对世界文学观念的言说
第六章 20世纪30至40年代政治语境中世界文学含义的时代置换
一、战争背景下的世界文学、民族文学
二、世界文学含义的时代置换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