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前世今生话词牌:唐宋词演义

前世今生话词牌:唐宋词演义

  • 字数: 450000.0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 作者: 周伟励
  • 出版日期: 2018-02-01
  • 商品条码: 9787506397537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479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用散文的形式,来叙写中国古代文学瑰宝——词牌,这在国内还是首创。作者用纯熟的文笔,把众多词牌名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引经据典追根溯源。
内容简介
周伟励著的这本《前世今生话词牌--唐宋词演义》从词牌的角度切入,追溯词牌的源头,深入挖掘词牌所蕴含的文化信息,牵联起与之相关的故事、人物、名篇,展现晚唐五代至两宋那段风流香艳和铁血烈火并存的文人生存状态。书中写到的每一个词牌,都被作者创作成一篇优美的散文。谈诗论词的文章很多,但以词牌为线索连缀人物故事作品展现历史的却迄今未见,本书可谓开先河之作。
作者简介
周伟励,广西梧州人。诗人、散文作家、出版人,曾在数家出版社供职。在《花城》《作品》《山东文学》等十几家国内知名刊物发表诗歌与散文作品上百篇;著有诗集《混沌》,学术文化散文集《岭南词典》《唱歌的年龄》等3部,其人其作在《岭南现当代散文史》有专节介绍。
目录
开篇:风流的岁月
菩萨蛮
更漏子
杨柳枝
女冠子子
忆江南
浪淘沙
清平乐
浣溪沙
江城子
采桑子
何满子
临江仙
虞美人
渔父
木兰花
忆秦娥
蝶恋花
踏莎行
破阵子
西江月
渔家傲
鹊桥仙
鹧鸪天
卜算子
如梦令
南乡子
诉衷情
点绛唇
阮郎归
醉花阴
青玉案
念奴娇
满江红
水调歌头
贺新郎
水龙吟
摸鱼儿
雨霖铃
声声慢
永遇乐
满庭芳
望海潮
八声甘州
烛影摇红
兰陵王
沁园春
跋语
摘要
    词本身就是风流的产物,是伴随着宴饮歌舞的欢乐与浪漫而登上文明舞台的精灵。当那些来自西部的“菩萨蛮”在大唐首都长安翩翩起舞的时候,恐怕没有人会想象得到,一个新的艺术精灵即将诞生,在此后的一千多年间,它的光焰照亮了整个东方时空。
     千年词目前的第一首作品就是托名为李白所作的《菩萨蛮》。据宋僧文莹《湘山野录》载,此词最早见于鼎州沧水驿楼,不知是何人题写,更不知是何人所撰。有个叫魏道辅的人偶然见到这首词,十分喜爱。后来他到了长沙,在大文学家曾巩的弟弟、翰林学士曾布的家里见到了一本古诗集子,才知道此词为李白所作云云。这首词与另一首也托名为李白所作的《忆秦娥》,分别载于宋人所编的《尊前集》和《绝妙词选》,但并未见于唐代的典籍,故后人多有怀疑者。有人根据上引苏鹗《杜阳杂编》,认为《菩萨蛮》的曲调在唐宣宗时才传人中土,李白为玄宗时人,岂能作《菩萨蛮》词。但又有人指出唐开元时人崔令钦所著的《教坊记》中已有此曲名,因此李白仍有可能是该词的作者。
     尽管存在很多疑问,但是很多人仍然愿意将这样一个“第一”的荣誉给予伟大的诗人李白。有学者认为,这两首格调高绝、气象阔大的天才之作,如果不属于天才的诗人李白,那该算作谁的作品为好呢?这话似乎有点无奈,也有点“无理”,但的确说出了很多人的愿望,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既然迄今为止仍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这两首词一定是李白所作,也没有过硬的证据断定它们一定不是李白所作,我们就姑且当它们是李白所作好了。让我们这样想象:当天才李白的浪漫飘逸与如同敦煌“飞天”般飞旋舞蹈的“菩萨蛮”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相遇时,历史便在这一刻绽放出绚丽夺目的光芒。从“菩萨蛮”到《菩萨蛮》,这是一个奇妙的过渡,尽管我们已经不可能明晰这两者之间是如何完成这一过渡的,但是我们仍能感受这一过渡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信息。
     李白以他的豪迈与天纵给我们留下带着愁怨然不失盛唐高远气象的《菩萨蛮》。他笔下的女人和女人的愁怨是明朗的、单纯的,没有晚唐五代那种阴郁、繁冗与隐晦,深深打上了时代的印记。二十来岁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李白终其一生都在不停地漂泊,他的漂泊似乎是主动的、自愿的,漂泊是他多姿多彩的生命的一部分,漂泊成就了他大气磅礴变幻莫测的瑰丽诗篇,因此,他的行吟没有愁苦之音。我们可以想象李白式的风流一定是随意潇洒的,我们可以想象李白邂逅的女子一定是气度豁朗的,没有肝肠寸断的伤痛,没有镂骨铭心的悲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正如秦少游在《鹊桥仙》中所说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正如现代前卫男女的情爱表白:“只求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不要说不可能,不要问为什么,因为那是李白,因为那是盛唐,盛唐李白给我们展现的是青春的放纵与明媚。
     青春短暂,欢乐与美丽稍纵即逝,无情岁月给曾经意气风发的大唐帝国镀上了一层落日的憔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的,大唐的国运已是暮色四合,晚唐诗人李商隐发出的这一声沉重叹息在千年的时空中悠悠回响,至今仍强烈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与李商隐同时的温庭筠当然也感受到这种夕阳黄昏的冷清与寂寞,即便在他那些以描写美人醇酒为主要内容的《菩萨蛮》中,这种感受也是存在的,只不过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存在罢了;那些金碧灿烂的铺陈,那些富丽精工的刻绘,那些色彩斑斓的描画,全都浸融在一种无可奈何的末世的苟且与伤感之中。既然没有办法可以改变世界,既然没有办法可以改变命运,那么,干脆就放弃吧,干脆就及时行乐吧。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风流公子温庭筠登上了长安平康里的“玉楼”,开始了他纵情声色放浪形骸的狎妓生涯。温庭筠的狎妓具有典型的晚唐特色:狎妓已经不是文人偶尔为之的风流之举,而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娼家妓院已经不是文人间或出入的风月场所,而是他们终日眠宿喝酒打牌过日子的“家”;妓女也已经不单纯是出卖色相提供性服务的“工具”,而有可能是生活的伴侣、感情的寄托与描写的对象。与李商隐甚至杜牧相比,温庭筠跟妓女的关系要更密切。李杜二人好歹是“朝廷命官”,虽然以风流自命,但也不得不有所顾忌;不似温庭筠屡试不第,落魄江湖,破罐破摔。温庭筠的词作,写的大多是女人,而这些女人又大概都是些妓女。“鬓云欲度香腮雪”,美艳之极,但这只能是娼妓之美;“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华美之极,但这只能是娼家之美;“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凄美之极,但这只能是与妓伤别时的意境之美……“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弃世时唐朝尚有五十多年天下,但是他的这两句有名的诗句却分明带有浓重的国破家亡的不祥之音。商女者,妓女也;《玉树后庭花》为南朝陈后主所制,亡国之音也。妓女似乎总与气息奄奄的末世结下不解之缘。温庭筠生当末世,末世的歌吟自然不会再有青春的欢乐与美丽。尽管他也能把妓女写得很美,但这种美是苍凉的、凄婉的,与活泼明媚的青春生命无关。温庭筠的词,温庭筠的《菩萨蛮》,为我们展现的就是这种末世的凄美!
     P18-20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