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友邦还是敌国:战后中日关系与世界秩序

友邦还是敌国:战后中日关系与世界秩序

  • 字数: 16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李永晶
  • 出版日期: 2018-03-01
  • 商品条码: 978720813762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9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李永晶著的《友邦还是敌国--战后中日关系与世界秩序》作者求学日本多年,对日本的政治、文化有深刻的认识,他的中日双重文化背景,能够克服学界对中日问题的一些惯常看法,深入到双方尤其是日本近现代的文化渊源和历史深处,梳理演化日本当代的意识形态。
《友邦还是敌国--战后中日关系与世界秩序》试图在战后世界秩序的变动过程中,重新思考中日关系。作者拈出“友邦”与“敌国”这组具有冲突意味的概念,作为全书试图解析与超过的对象。
《友邦还是敌国--战后中日关系与世界秩序》作者有意将观察角度置于日本内部,力求将日本作为中国自我认识的方法。这种视角不只是对沟口雄三等日本政治思想史学者“以中国为方法”的颠倒,更是一种理论创新。本书“以日本为方法”,指向的却是以中国为本位的立场,并以此展开对历史认识、东亚秩序等问题的深入思考。
作者简介
李永晶,社会学博士;先后毕业于吉林大学数学系(1997年)、东京大学文学部(2001年)、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2008年)。现供职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华东师范大学世界政治研究中心,研究领域为现代社会理论、古典政治思想、近代国际关系史等。
目录
自序 如何超越国家间的敌友认识?
导论 中日关系与世界认识
一、中日两国的相互认识:他者的视角
二、东亚民族国家的特质
三、认识世界秩序形成的方法
第一章 战后中日关系:回顾与展望
一、新视角:非对称性及其历史起源
二、非对称性的结构:历史与现实的交错
三、世界认识的重建
第二章 现代日本的民族主义:自我认同的历史与逻辑
一、民族主义视角的交错
二、尊王攘夷:天皇制民族主义的起源
三、战后天皇制民族主义与历史认识
四、天皇制民族主义与“无责任体系”
五、民族主义视角的再反思
第三章 现代日本的右翼:何谓民族精神?
一、日本右翼与国家的品格
二、新视角:日本的右翼与右翼的日本
三、日本右翼的思想根源:普遍主义的精神结构
四、右翼思想的启示
第四章 现代日本的政治结构:谁在决定外交政策?
一、两种“民主主义”的冲突?
二、国民的权力:日本新闻媒体的功罪
三、日本民主政治的结构:政党与政府
四、民主制度与对外政策
第五章 现代日本的国民主权:地方自治的视点
一、日本地方政府的行政改革
二、日本地方政府的定位
三、地方政府的改革理念
四、地方自治的实践:事例分析
五、日本的政府理念与国民主权
第六章 现代日本的东亚认识:“东亚共同体”的理念与困境
一、寻找东亚的公共性
二、两种亚洲认识的对立
三、日本的“东亚共同体”构想与中国认识
四、“东亚共同体”与中日关系
第七章 东亚世界秩序新论:危机与新生
一、再论中日关系
二、东亚传统世界认识的失范
三、东亚民族国家的困境
四、东亚普遍主义的重建
结语面向世界:超越“战胜―战败”的思考
一、世界史中的两种“战后”认识
二、“世界国”的自我认识与实现
参考文献
后记 作为个体精神史断章的中日关系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