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风物流变/老照片二十年精选本2
字数: 180000.0
装帧: 简装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作者: 编者:老照片编辑部
出版日期: 2018-01-01
商品条码: 9787547421697
版次: 1
开本: 其他
页数: 473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
¥7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老照片》二十年精选集,系从已经出版的《老照片》第一至第一百一十辑中选编而成,包括《重回现场》《风物流变》《名人身影》和《民间记忆》四种,此次选编,每本的篇目顺序,大致按照片拍摄年代的先后编排。除对个别篇章的文字和图片稍事修订、删减外,余皆一仍原貌。
老照片编辑部编的《风物流变(精)》是第二本,精选了四十五篇文章,从1870年前后的圆明园遗影到20世纪60年代马赛街头的“革命舞者”,展现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外镜头下的风物流变。
目录
圆明园遗影
沧桑天安门
中国男人
19世纪末胶州湾写真
1903年:骆任廷的山东之行
从撒马尔罕到北京――芬兰探险家马达汉眼中的中国
清末新军南北首领的珍贵合影
晚清禁卫军的最后一次出洋考察
清末旧照《立宪万岁》
清末济南府的城墙和城楼
旧上海的娼妓
珍藏在法国的清末民初照片
九十年前的三峡照片
又见济南火车站
九十年前的津浦铁路
爱北京的洋人们
俄罗斯人的“东方家园”
20世纪初的敦煌莫高窟和月牙泉
天地问的女孩
彼时的女性服饰
宗族的困惑
西德尼?D.甘博镜头下的中国
那爱德的上海印象
在齐鲁大学的日子
法国医生贝熙业与他的中国病人
1917年:用照片编辑的沈氏宗谱
黄开文家族肖像收藏与研究札记
丹尼尔“鲜汁”及玉函山造像
中国营造学社
几曾沉浮忆当年――开平碉楼背后的故事
写在天安门城墙上的“注音字母表”
1930年代的莱阳乡师
地方影像学里的民俗视觉
1932年:上海一家外企的影像志
1934年:羌戎考察散记
1937年:五原屯垦见闻
《镇江沦陷记》之影像版
吴佩孚的丧事
舅舅留下的底片
1948年:美国兵镜头里的青岛“相貌”
1952年:商州的儿童节大会
“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马赛街头的“革命舞者”
沂蒙山的“红色芭蕾”
用相机记录北京的变迁
摘要
沧桑天安门
天安门作为封建时代“首善之区”的重要建筑,历朝历代对它都有过描绘。明代《北京皇城图》、清代《康熙南巡图》《乾隆南巡图》《光绪大婚图》《乾隆京城生春诗意图》等大量生动形象的纪实图画,记录了它繁盛时期的历史面貌。而这里刊登的几张老照片,有的反映了它在封建王朝末期的景象,一部分反映了天安门广场后来的变迁。
图1和图3,是清光绪二十六年即公元1900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工学博士伊东忠太、大学院工学士土屋纯一、助手奥山恒五郎与照相师小川一真到中国拍摄、制作和刊行的,照片基本上保存了封建时期天安门一带最后的历史面貌。
北京皇宫是明朝永乐十五年至十八年建造的,永乐皇帝于十八年十一月初四日(1420年12月8日)颁诏“告成”。它受了元大都皇宫的影响,皇宫建在京城的南部,午门直通京城正门正阳门。天安门至端门之间东西廊庑各26间;午门至端门之间东西廊庑各47间,为都察院所属六科衙署及六部九卿官员的朝房。人们通称上述廊庑为“朝房”。
天安门原名承天门,建成于永乐十八年。当时领导北京宫殿营造工程的是泰宁侯陈硅、工部尚书宋礼和王通、柳升,建筑师是石匠出身的陆祥、木匠出身的蒯祥、工艺师蔡信,工匠有瓦匠杨青、彩画匠王顺、胡良,还有大批未留下记载的劳动者。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七月,承天门遭火灾焚毁,到成化元年(1465)三月,由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建。明清之际的史学家、北京人孙承泽在《春明梦余录》中记载承天门正名为“承天之门”。唐、宋、元各朝牌额多用四、六字,不足时以“之”字补充。“承天之门”应是沿袭了历史惯例。1987年冬,北京市房管一公司木材厂在旧料库中发现一件天安门牌额。此牌以满、汉两种文字书写,汉文为“天安之门”,满文为汉文的意译。这应是清帝人关后至顺治八年(1651)使用的名字,即沿袭了明代四字形式。过去史学界认为明末农民革命时,北京宫殿被战火焚毁,近年来的发现否定了这一旧说。故宫保和殿梁架上至今保存着“建极殿”墨迹,那是明天启重建时留下的,当时用此名。故宫钟粹宫等东西六宫大多也是明代建筑。“承天之门”牌的发现,说明承天之门未经火灾,清人只是更名、换牌而已。顺治八年,对天安之门进行大修,更名“天安门”。
天安门是皇城的正门,门外是规划严整的街市。其中南北大道即御道,东西大街为“天街”。天街两侧有漫长的千步廊。
天安门之前为大清门,其位置在现毛主席纪念堂基址上。这在图4、图5中可领略到。大清门是一座单檐歇山顶的砖石结构建筑,与明十三陵大红门、清东西陵大红门相同。大清门外至正阳门之间是一个正方形的广场,四周用石栏杆围绕,俗呼“棋盘街”,门外有下马碑。大清门是真正的“国门”,其名称随朝代的更迭而变,在明代称“大明门”,清代改“大清门”,民国时改“中华门”。大清门匾是石头做的,字迹用青金石琢制,镶嵌在石中。民国更换门名时,有人想把石匾拆下来掉个脸儿,把“大清门”三字翻到墙里,把原先的背面放到外面,刻上“中华门”三字。及至将石匾拆下来,发现里面竟是“大明门”三字。原来清人早在二百多年前就使用了这种省工省料的高招儿,历史也并不是可以反复颠过来、倒过去的。于是只好重新刻了一块木匾,挂在檐下。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在门内建人民英雄纪念碑,表达对先烈的崇敬,这也正应了陈毅元帅诗中所说,“此头需向国门悬”。
大清门里东西两厢与金水桥东西两侧相对的,是“千步廊”(透过图5“中华门”两侧的门洞隐约可见),各110间;千步廊北端至天街向东西转折延伸,仍各有34问。这是一种“连檐通脊”加“转角”的建筑形式,它单调的形象恰恰更增加了视觉上漫长、深远的感觉。两廊尽处,一楼突起,黄瓦飞荒,丹楹朱垣,天安门愈发壮观瑰丽。东千步廊及其身后,为吏、户、礼、兵、工五部及宗人府、鸿胪寺、钦天监、太医院、翰林院、会同馆的衙署,其原址即现天安门广场东半部至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公安部大院至正义路。西千步廊及其身后,在明代为五军都督府,清代则有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等衙署,其原址即现天安门广场西半部至人民大会堂及其以西至皇城根地域。把国家机关置于中央政府皇宫门外,便于公务处理和皇帝传见大臣将帅。按五行原理,东边衙门的性质属春,主生;西边衙门的性质属秋,主杀。故民间有“东边掌生、西边掌死”之说。
P9-12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