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成功人士都是阅读控/读美文库2017

成功人士都是阅读控/读美文库2017

  • 字数: 14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 作者: 齐昌博//张灵芝
  • 出版日期: 2018-02-01
  • 商品条码: 978751681617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09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2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知识改变命运,阅读改变人生。成功人士都是从书中汲取营养而让自己变得逐渐强大。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很多人,一生的改变皆源于读书。★本书不仅教你阅读方法和技巧,帮助你读得更快、更明白,记得更牢,还教你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挑选应该阅读的书籍。★累死你的不是读书,而是读书方法。本书分享了成功人士、精英的阅读方法,从现在开始,教你如何轻松地阅读一本书。★关于阅读,你是否有这样的体验:读得很快,但忘得更快?以为读得很慢就可以掌握重点,可什么重点都没抓住?到后来发现,书是读了,却收获甚微?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怎么也培养不起来?你需要重新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了!
内容简介
关于阅读,你是否有这样的体验:
读得很快,但忘得更快?
以为读得很慢就可以掌握重点,可什么重点都没抓住?
到最后发现,书是读了,却收获甚微?
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怎么也培养不起来?
……
为什么在别人眼里阅读是件轻松愉悦的事儿,而到你这里却成了苦力活儿?其实,累死你的不是读书,而是读书方法。齐昌博、张灵芝著的《成功人士都是阅读控》分享了成功人士、世界精英的阅读方法,从选书开始,教你如何轻松地阅读一本书。
目录
1 你为何要读书:阅读改变人生
关于读书那些事儿
原地激活你的阅读潜能
找准个人阅读突破点
制订你的阅读清单
培养专业的阅读能力
平稳度过阅读“更年期”
2 你在为谁读书:重新认识你自己
你的阅读动机是什么
阅读就要一丝不苟
阅读就要不断地尝试
阅读让你成为更优秀的人
3 你该读什么书:好书不厌百回读
什么样的书是为好书
主动去阅读好书
你需要不断地努力
读书的N个理由
4 如何阅读一本书:坚持有效阅读
提高阅读的速度
改进阅读的技巧
抓住阅读的重点
拓宽阅读的领域
如何做好碎片化阅读
信息时代如何深阅读
读书的总与分、精与泛
读书的“博”与“破”
朗诵阅读好处多
5 如何深入阅读:读书推荐十法
模型读书法
区别对待读书法
先读序文读书法
舞文弄墨读书法
深钻细研读书法
触景生情读书法
以书喻敌读书法
厚积薄发读书法
“SQ3R”读书法
Five step读书法
6 如何精准阅读:刻意训练的技巧
扫清阅读障碍
管理阅读时间
制订阅读计划
计算计划的效益率
提升阅读速度的关键
7 你也要当阅读控:像名人那样读书
巴金的“静坐回忆”读书法
李嘉诚惯用耳朵读书
李敖读书的三大要诀
田中角荣的“撕书”读书法
巴菲特是这样阅读财报的
乔布斯独特的读书笔记
马克思的“轮流”读书法
后记如何使用本书引领你阅读
摘要
    关于读书那些事儿
     知识改变命运,阅读改变人生。我们的学习离不开阅读――甚至于我们每天都在进行阅读活动:读书、看报、浏览网页……如何有效地收集和提炼有用信息,这是时代的需要。
     大家或许都有这样的经历或体验,上学时班级里总有几个不爱学语文甚至反感上语文课的同学。而且,越是不想学,越学不好。最后的结果是语文落下的知识太多,涵盖面太广,根本不是一时补课就可以追上的。
     因为,语文知识本身包含着以文史哲为主的各科知识;语文学科又是学习其他各个学科的工具学科、基础学科。谁都知道,其他学科的定义、概念的叙述和诠释,判断、结论的演绎和推理,都要依托语文来完成。没有语文这个工具和基础,任何学科也无法站立起来,只不过是一盘散沙。因此,学好语文的第一步,必从阅读开始。
     有的人爱读书,但是只知学习却不会休息。西方有句名言:光学习,不玩耍,聪明的孩子要变傻。适当的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大家都知道一个学习效率公式:7+1大于等于8,就是每天7小时学习,1小时娱乐锻炼,效果大于8小时连续不断地学习。所以,保持充沛的体力和精力,也是提高效率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
     学习的胜利意味着获得新知识,但学习消耗的却是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一味地发挥“拼命”精神,整天只知道学习,头悬梁,锥刺股,最终只能是筋疲力尽,学无所成。列宁十分反对这种“学习狂”的精神和做法,他说:“不懂得休息,就不懂得工作。”
     学习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视觉神经在接收到外界的信号刺激以后,把信号传到大脑,引起大脑皮质响应区域的兴奋,信号刺激强度和持续时间与这种区域兴奋成正比例关系,即强度越大,时间越长,兴奋就越高。大脑在这种兴奋状态下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记忆理解等。一旦学习的时间超过大脑兴奋的极限,大脑皮质的该区域便由于工作过度,而逐渐失去兴奋的能力,开始由兴奋过程向抑制过程转化,于是疲劳就产生了。
     如果你发觉自己反复读一段文字仍然不能吸收,那就表明,你已经达到了一天学习量的优选峰,应该立即停止学习。科学家调查表明:大多数人认为,他们一天学习最适合的时间长度是五小时。如果你是精力旺盛的人,学习的时间会延长些。
     大脑是学习的机器,它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率。学习作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一样都会产生疲劳。当体力劳动产生疲劳之后,立刻休息片刻就可以恢复,但是,脑力劳动的恢复就不同了。即使停止学习,大脑兴奋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平静下来,因此,对于大脑的保护就是休息和放松。 爱因斯坦疲劳后,就拿起他的小提琴拉上几首喜欢的曲子,使自己从那些符号中解脱出来。当有人问他的业余爱好时,他毫不犹豫地说:“小提琴。”马克思在研究中一旦感觉到疲劳,就找出一张草纸,画一些图,借助这种方法转移大脑的兴奋区域。
     聪明的学习者,善于在自己的大脑产生疲劳前,及时转换学习的内容,或通过休息和运动转移兴奋点,巧妙地把紧张和放松交替在一天的学习中,保持很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有一年高考,一位上海卷作文满分得主名叫凌超,他在小学时就读了《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古文观止》等作品;进入初中,他读了《史记》《汉书》《资治通鉴》《李白诗选》等古代名作,还读了《荷马史诗》《堂?吉诃德》《约翰?克利斯朵夫》《莎士比亚全集》等外国名著;进入高中后,他除了继续阅读中外文学作品外,又读了不少文学论著,如《人间词话》《王国维经典文存》等,尤其读了大量哲学书籍,如《周易十讲》《西方哲学原著选读》《西方哲学史》《哲学研究》等。P1-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