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训诂方法论(精)

训诂方法论(精)

  • 字数: 13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陆宗达//王宁
  • 出版日期: 2018-01-01
  • 商品条码: 978710112054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78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3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训诂方法论(精)》是一部从科学方法的角度,总结传统训诂学的基本方法和应用原则的学术专著。本书介绍了训诂学的历史发展,指出了训诂方法的科学化在当代的作用,并就以形索义、因声求义、比较互证这三种主要的训诂方法的基本原理、要点进行阐发。作者陆宗达清晰明确地总结了基本的训诂方法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并以生动具体的实例,对运用这些训诂方法,在解决实际训诂问题中的作用进行说明。该书在当代训诂学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
此次出版,征得作者同意,恢复1983年原貌,改用规范字重新排版校订,并经原作者王宁教授复校,内容也有少量的修订。
目录
再版序言
初版序言
训诂学的复生、发展与训诂方法的科学化
《说文解字》与“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
形义统一的一般规律和“以形索义”的适应条件
字与词的差异和形义关系的复杂性
汉字的表音趋向和造形与用字的矛盾
文字形体不断增多与古今字形的差异
“以形索义”训诂方法的提要
“因声求义”论
“因声求义”是一项重要的训诂方法
音与义的关系和“因声求义”的作用
“因声求义”的特殊作用――探求名物的来源
“因声求义”要运用古声韵的研究成果
语音变化的复杂性和“因声求义”材料的广泛性
音义关系的另一种体现――“以义正音”
运用“因声求义”的方法必须核证于古代文献语言
谈“比较互证”的训诂方法
“比较互证”方法的重要性
词义具有概括性与具体性统一、共通性与民族性
统一的特点
词义运动的基本形式――引申
词义引申是一种有规律的运动
在引申系列中观察比较词义的异同
用比较的方法验证和辨析词的意义
附录:训诂学名词简释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