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人生路漫漫:南怀瑾家族三代的人生浮沉
字数: 202000
装帧: 简装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 南小舜
出版日期: 2018-03-01
商品条码: 9787213086731
版次: 1
开本: 其他
页数: 237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
¥4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作者倾情讲述了南家三代人百年来经历的风风雨雨,包含从未披露的家庭生活细节,以及旁人无法得知的家族事迹。 《人生路漫漫》就像南怀瑾一生的底色和背景。本书围绕祖父南仰周、父亲南怀瑾以及作者自己三代人的人生起伏,从祖父的少年时期开始讲起,将亲身经历的家族往事细细道来。并记录了在风起云涌的20世纪,南家如何完成从一方商业经营者向中华文脉传承者的跨越。 作为一代宗师,南怀瑾的一举一动不仅影响着海峡两岸的政治界、文化界,也影响着他的家庭。在特殊时期,因身份的原因,南家人经受了许多磨难。改革开放后,南怀瑾回归故里,修铁路、办学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他的事业与心迹,本书也作了详实展现。
作者简介
南小舜(1937年4月—2017年9月),南怀瑾先生次子。浙江温州人,从小随祖父南仰周生活,12岁方与父亲重聚,但不久又分隔两地。改革开放后作为南怀瑾先生与家乡温州的核心联系人之一,奔走联络,协助父亲推动金温铁路修建等重大经济、文化事业。南怀瑾先生逝世后,为继续父亲毕生致力的中国传统文化发扬事业,呕心沥血,贡献卓著。
目录
【目录】 引言 人世际遇别样同 001 第一章 孩提的记忆 001 一、抗战打响了,父亲离开了家 003 二、有担当的少年 004 三、在“老字号”包围圈中开店 007 四、新春遭抢劫 010 五、积善之家有余庆 011 六、打抱不平“万银完” 014 七、购销救荒粮 016 八、冲破禁令做流通 018 九、修建地团陡闸 021 十、获赠“热心公益”金匾 023 十一、避难井虹寺 024 十二、为战乱中的百姓开店 029 十三、生意无边数地利 031 十四、惩治“老赖” 033 十五、离开店堂去读书 034 十六、与鬼子巧周旋 036 十七、勇斗日本兵 038 十八、智请医生张汉川 041 十九、永不屈服的生意 043 第二章 善行岁月 045 二十、出资修路为别离 047 二十一、祖母数家底 049 二十二、挑起生活的担子 051 二十三、扩建殿后过路桥 053 二十四、修桥补路误建房 055 二十五、一个特别的航空挂号件 056 二十六、佛骨在身的父亲回到家里 059 二十七、高薪聘贤修家谱 061 二十八、祖父的心声 063 二十九、一身正气改陋习 064 三十、祖父的人生总结 068 三十一、“点天灯”的故事 070 三十二、也管他人瓦上霜 072 三十三、重情面苦了家人 074 三十四、学生意谋生 076 三十五、走村叫买鸡蛋 078 三十六、祖父成了“过河”乡长 080 第三章 1950年在台湾 083 三十七、父亲从台湾捎来希望 085 三十八、祖父的艰难抉择 086 三十九、夺命“台湾沟” 088 四十、父子团聚在基隆 090 四十一、在台湾上小学 091 四十二、祖父的远见和教诲 093 四十三、哥哥闯关到台湾 095 四十四、登记办理台湾户口 097 四十五、重拾川藏旧事 099 四十六、蒋介石杀陈仪的意图 102 四十七、最无伦理道德就是帝王家 104 四十八、参谋次长吴石被抓内幕 106 四十九、获利丰厚的服装生意 108 五十、一次赔本3000两黄金的生意 111 五十一、第一次使用现金支票 113 五十二、隔不断的两岸情思 115 第四章 艰难穿行的日子 117 五十三、回到老家翁垟 119 五十四、最后一次见到祖父 120 五十五、叫卖生活 123 五十六、错评“地主家庭” 125 五十七、闯过“鬼门关” 127 五十八、为抗美援朝认捐 130 五十九、投靠姨母 131 六十、二舅王世鹤 132 六十一、美常婆 134 六十二、苦难煎熬 136 六十三、探亲挨斗 138 六十四、哥哥进城 140 六十五、“地主婆”做保姆 142 六十六、祖母的检讨 144 六十七、姨母 146 六十八、交余粮 147 六十九、生病和读书 149 七十、老店新开 151 七十一、“撕标语”事件 153 七十二、开门容易开店难 154 七十三、吃饭问题 156 七十四、参加大炼钢铁 159 七十五、在水库工地上 160 七十六、下放贾岙农场 162 七十七、深夜送粮 165 七十八、私分利润风波 166 七十九、采购员 168 八十、自学无线电 169 八十一、公有公道,私有私规 171 第五章 浩劫十年 173 八十二、破“四旧” 175 八十三、翁垟杂货商店 178 八十四、查旧账 180 八十五、进学习班 182 八十六、抄家 186 八十七、第一次出诊 188 八十八、父亲台湾来信 190 八十九、调工资 192 九十、加工推销电器配件 193 九十一、生意和信用 195 第六章 迟到的春天 197 九十二、不敢去读医 199 九十三、分入第二商店 200 九十四、特殊来客 201 九十五、公开的秘密 204 九十六、《团结报》的报道 205 九十七、建新房 206 九十八、祖父“回家” 207 九十九、第一次去香港 208 一○○、心向大陆 210 一○一、金温铁路的缘起 213 一○二、40年后再相会 215 一○三、和平共济统一协商建议书 217 一○四、南禅七日 219 一○五、愿人常做好事 221 一○六、温州南氏基金会 223 一○七、温州市绍南中西文化导读中心 225 一○八、神州老古文化公司 227 一○九、太湖大学堂的前生今世 228 一一○、资助七都老太庙建设 231 一一一、无奈的诉讼 233 一一二、一日为父终身为师 236
摘要
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家住的上池头村紧靠山边的地方。山上树木丛生,有坟茔墓穴;山脚下又排列着一具具尚未入土的棺木,一到夜晚,气氛更是阴森恐怖。每到傍晚来临,因为害怕鬼祟出现作怪,我总紧紧跟在母亲、祖母的身边,寸步不离。祖母担心我们晚上害怕,常常讲些前人旧事,包括祖父的身世、为人、作为以及父亲小时候的事情等,吸引我们的兴趣,让我们不再想那些可怕的鬼怪。
我的祖父南仰周是1888年生人,名光裕,在家族中属于“光”字辈,字仰周,号化度。我其实很小就知道这些,但认识到这背后的意义,却是在很久以后。看着祖父的名讳和自号,“仰望圣周,化度万民”,那是何等的胸襟和气概!这样看来,我的父亲从小立志高远,便一点也不奇怪了。这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祖父是个遗腹子,从小练过武,所以身体一直很好。说起来,祖父自打12岁起,就挑起了这个大家庭的重担,也是人中俊杰了。祖父意志顽强,从不服输,很小就跟着人学习经商。那时他经营一家杂货店,既卖米,也卖布。就这样努力打拼,一点一滴积攒,最后总算让全家过上了还算殷实的生活。在那个艰难的时代,凭借自己的勤劳能够达此成就,是极不容易的。后来,祖父从老宅搬家到地团叶,重新开店做生意。这个村绝大部分人姓叶,很少有人姓南。由于祖父为人正派,思想老成,行为方正持重,又极为乐善好施,广结善缘,于是逐渐为当地人所接纳。又因曾筹资修建陡门(蓄水放水的水闸),防御水害,累积的嘉言美行颇为当地人所敬重传颂。当时祖父在地方上声誉很高,甚至还被推选为了乡长。
祖父布置的课业对父亲的影响是一辈子的。父亲后来在讲课或者与弟子们对话时,常常引用《朱子治家格言》的最后两句话:“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读书求学问的目的,除了学门技术,填饱肚皮,更重要的是完善自己的人格。若是做了官,便要心存国家,以天下为己任。这一些都是祖父从小教育父亲的道理。祖父的教育对父亲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祖父看人的直觉非常敏锐且独到,对一个人精神、身体方面的状况有着非同一般的洞察力。有一次祖父告诉父亲说:“你那个私塾先生我看是‘不久之客’了。”所谓“不久之客”,意思就是“命不久矣”。父亲听不明白,旁边人也不懂,于是就有人问他:“你怎么知道的?”祖父说:“他的神已经松张开了,像花一样张开了、散了,神色茫茫然,所以说可能不久了。”有人说父亲能洞察生死,那样敏锐的直觉,大概便是继承自祖父吧!
有时候,祖母也会讲父亲童年时候的故事。祖母说父亲在还是幼童的时候,最喜爱读书作诗。有一年寒假在家,父亲还因着急要回校读书,不知不觉中竞躲过了被海盗绑架的一劫。这与父亲后来决定离乡别土,去杭城习武可能也有一点关系。
祖母讲述的往事,在我的记忆中沉睡了60余年,至今仍历历如故。今日说起,也不怕被人笑我唠叨史话太无聊。在我看来,这些事都有着人生的趣味和启发。60年来,我一直希望自己不要把这些重要而有趣的话题带去见阎王。
在清朝中叶时期,南家的先祖靠晒盐、烧盐发迹,成为当时乐清翁?远近闻名的大财主,并置办了一处大宅院。这处宅院是两进七间的四合院,气势宏伟壮观。不过到了曾祖父的手中,盛世早已远去,这个大宅院的门庭日渐寥落难堪;又历经世代的继承分割,大家虽然仍住在一个院子内,却早已各自分门立户。原来以商业经营为主的生活,也变为了以农耕为主。大宅院无可避免地败落下去,各房之间还存在着争夺扯皮。祖父南仰周就出生在翁?镇南宅后岸这个号称“四分底”的大宅院里。
我的曾祖父在祖父出生前两三个月就仙逝了。曾祖父扔下这个支离之家去世后,是曾祖母独自抚养祖父成人。南家的女性都是非常优秀刚毅、坚韧不拔的女性。
P4-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