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水利人(2)

中国水利人(2)

  • 字数: 17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作者: 编者:胡争上
  • 出版日期: 2017-06-01
  • 商品条码: 978751705518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1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胡争上主编的《中国水利人(2)》收集整理了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报道的水利人物,表现了水利人立志水利、扎根基层,苦干实干、敬业精业的朴素情怀和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对家人无私奉献的深情,较好地体现了“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书中呈现的人物,既有全国及部省级劳动模范,更有众多名不见经传的人物;既有管理人员、水利大师,更多的则是基层一线职工。他们分布在水利行业各个领域,遍及大江南北、大河上下、长城内外,具有一定代表性。这些带有体温的记述,留档的不仅是全景,更多的是近景和特写;不仅丰富水利文化,也有利于进一步振奋精神,使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向前推进;不仅鼓舞当下,相信也会感动未来。
作者简介
水利部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是水利部下属的精神文明建设管理部门,负责整个水利系统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目录

陈桂亚:削峰驯洪的人
陈里晋:担负的工程合格率100%
邓森:为项目前期工作开路
丁炳新:中山“蛙人”
韩良根:水乡人心中的“顶梁柱”
韩振生:置身险境守江河
胡永林:“好玩”的抗洪抢险专家
黄建和:为了中国标准走向世界
黄晓斌:“同志的事,就是自家的事”
姜卫华:用奉献诠释责任
李大山:设计工作的那些年
李宁:以他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
李晓红:公婆久病床前的孝儿媳
廖定佳:深圳水务“泥博士”
林冬妹:理论课也能引来粉丝无数
刘东生:当好防总和灾区一线的“桥”
刘平:“鱼痴”的精彩人生
刘相军:农饮安全工程的“探路人”
刘义君:把生命化作耀眼的堤防
刘勇:勇往直前的“山东大汉”
饶锡保:为堤防除险“把脉处方”
孙飚:黑龙江水利工程“大事”都“摊”上
谭良:高原“测绘通”
王敬争 叶朝丽:夫妻用坚守开启
王林刚:省防办的“拼命三郎”
魏兆航:平凡中创造“不平凡”
吴方林:从管理段的“一个兵”到“一段之长”
吴科平:为扶贫白了头
宣建岚:“上海城投”工匠
严建军:“两湖”船民的一闸之长
杨大为:合理调度城区水流的“大军师”
杨元辉:青山绿水的守护者
余雷:才识有“余”,如“雷”贯耳
曾焕良:为水库安全运行争分夺秒
张琦惠:一个县水务局副局长的扶贫日记
赵利延:让群众吃上“放心水”
赵永宏:32年测报水情无差错
赵志荣:退休前啃下“硬骨头”
周全民:18年坚守“母亲沟”
左向利:孝有形 爱无疆
后记
摘要
    陈桂亚:削峰驯洪的人
     2016年汛期,面对严峻的长江防汛抗洪形势,作为长江委防汛调度团队的一员,委防办副主任、党支部委员陈桂亚冲锋在前,精心做好长江防汛调度工作,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内涵。
     防汛调度的“拼命三郎”
     每天早上8点前,长江委防办分管水库调度工作的陈桂亚就已经来到办公室。他仔细查看长江上游水库群的库水位、出入库流量,以及很新长江流域的降水情况、河道水情和汛情,抓紧时间全面掌握关键信息,思考并拟订调度方案,为上午10点30分左右的会商做好准备。
     进入主汛期,长江防汛形势复杂多变,长江委每天都要进行防汛会商,汛情紧张的时候要会商三四次,全面分析研判,科学调度决策。陈桂亚说,“这里也是抗洪一线,有时比在抗洪抢险现场还紧张”。
     “一到汛期,我晚上和周末大部分时间几乎都待在办公室了。”自6月13日长江防总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以来,陈桂亚就没有好好睡过一个安稳觉。他说这是之前在长江委水文局水文气象预报处工作时养成的习惯,一遇下雨天,即便是躺在床上也难以入睡。
     按照防汛值班制度规定,带班领导必须24小时在岗。6月底以来,陈桂亚离开办公室的时间基本上没有早过晚上10点,如果是他带班,一般要到夜里12点左右才能休息,夜里3、4点还要起来查看水雨情变化。如汛情紧张,要制定与调整调度方案,则整夜无眠。
     即便不带班值班,依旧能在防汛值班室、办公室、水文预报室见到他,同事们都说他是“拼命三郎”。
     一个周末的早晨,武汉大雨滂沱,陈桂亚当天不带班,却突然出现在防汛值班室,浑身湿透。大家以为他会去换衣服,过了好久才发现,他依然穿着湿透的衬衫在了解汛情发展趋势,结果引发严重感冒,此后十多天他一直发烧不退。可就是“顶着发烧的脑袋,拖着沉重的双腿”,他仍始终坚守在防汛调度岗位上。
     自4月1日开始防汛值班至今,110多天近60次防汛会商,陈桂亚一次都没有缺席。不仅如此,每次会商他都拟订数个调度方案,并深入细致分析权衡,会商时发表自己的倾向性意见,为领导决策部署提供了大量的参考依据。
     运筹帷幄背后的“较真儿”
     这是一次为了“0.1米”而在国家防总与长江防总之间进行的千里夜间远程视频会商。7月18日20点30分,长江委防汛科技大楼16楼的长江防总会商室,灯火通明,讨论热烈,国家防总和长江防总正在进行自7月12日以来的第三次夜间远程视频会商,研判防汛形势,应对当前汛情。
     时钟慢慢指向22点,讨论进入白热化。在陈桂亚汇报多个调度方案后,围绕是否减少三峡2000立方米每秒下泄流量的问题,从国家防总到长江防总的每位领导、专家都积极阐述自己的观点。
     “三峡按23000立方米每秒控泄,尽管只比当前减少了200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但是洞庭湖区和城陵矶附近干流的水位可能仅下降0.1米左右。”“尽管只下降0.1米,但对加快中下游退水也有积极作用。”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烈讨论,与会领导和专家很终形成一致意见:三峡减少下泄流量,按23000立方米每秒控泄,很大限度地为中下游退水创造有利条件。随即,长江防总根据会商意见向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下发调度令。(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