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一念桃花源:苏东坡与陶渊明的灵魂对话

一念桃花源:苏东坡与陶渊明的灵魂对话

  • 字数: 12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美)比尔?波特
  • 出版日期: 2018-04-01
  • 商品条码: 978750868544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72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以其对于中国文化的追寻而闻名。他的代表作《空谷幽兰》,就是深入名山寻访中国当今隐士的作品。而在《一念桃花源(苏东坡与陶渊明的灵魂对话)》中,他则试图追寻中国人心中千百年以来的理想世界――桃花源。
在书中,波特踏着陶渊明与苏东坡的足迹,经扬州一路向南至惠州、雷州,直到天涯海角的儋州、琼州,再回溯到陶渊明的故里庐山。陶渊明、苏东坡、王安石等人遗留至今的遗迹、当时当地的处境、心态以及随之而生的诗歌、理想,在波特优美流畅、明白如话的文字中自然浮现,还有手绘的路线图、地图和实地拍摄的照片,一起把我们带入古代文人的世界。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古人的遭遇与恬淡自然的心态,返照自身,安放我们当下的心灵。就在我们身处的滚滚红尘之中,在我们心中,找到自己所属的世外桃源。
作者简介
比尔?波特,美国当代汉学家、翻译家、作家。1970年于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人类学博士,机缘巧合之下开始学习中文,从此爱上中国文化。1972年赴台湾一所寺庙修行;1991年到香港某广播电台工作,并开始长期在中国大陆旅行,撰写了大量介绍中国风土人情的书籍和游记,同时翻译多部佛学经典和古典诗集,在欧美掀起了?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
《空谷幽兰》是比尔?波特首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著作,畅销十余年。近几年,他又相继出版了追溯中国禅宗文化与历史的《禅的行囊》、追寻黄河源头的《黄河之旅》、追溯中华文明目前辉煌篇章的《丝绸之路》、探秘中国西南少数民族风情的《彩云之南》。2016年则继续推出了寻访中国古代诗人遗踪的《寻人不遇》,以及品味中国江南风韵的《江南之旅》。
目录
前言 穿越时空的灵魂对话
第一章 把酒问天:扬州问渊明
第二章 不辞岭南:惠州尽和渊明
第三章 千里婵娟:寻雷州不遇
第四章 无雨无晴:放逐海南―儋州、琼州
第五章 飞鸿雪泥:驾鹤常州
第六章 身在此山:东林神会
第七章 大江东去:庐山尽拜渊明
附一 从眉州到扬州
附二 与君同行―主要参考文献
译者后记
摘要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017年5月3日这天,我们从上海虹桥火车站出发,不仅车票在手,而且是有座的。我早年的旅行常常是先上火车,然后到列车长办公席前排队补座,我只求排队时间别太长,当然也希望能补到一张坐票。那时候的卧铺要高干才有资格坐。时代变了,今天火车准时出发了,真是今非昔比。
     这次不是我单独出行,我的朋友李昕和殷云跟我一起开始了苏东坡和陶诗的追溯之旅。李昕20世纪80年代从中国去加拿大读大学,在美国和加拿大学习和工作了近二十年后回到中国,在一家跨国公司做高管,之后转做投资和管理咨询,他也留些时间搞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五年前,李昕读了我的《空谷幽兰》之后,到汤森港的寒舍跟我喝茶,之后我们每年都在美国和中国会面。殷云曾经是专业游泳运动员,1988年大学毕业后移居深圳,通过股市和楼市投资而实现了财务自由。当市场一路高歌猛进时,她的兴趣却转向中国传统文化,重新回到教室学习中医和心理学。2012年,因阅读《禅的行囊》,她和我取得了联系,并尽可能地支持和参与我在中国的旅行,让我把更多的在中国寻幽探古的经历跟读者们分享。有这样两位朋友与我同行,安排旅行细节和专家访谈,我真的感到了退休的幸福。
     我们乘高铁先到常州,在苏东坡仙逝的地方献上我们的敬意。苏东坡11O0年北归中原,到了常州时病倒,次年故于此。我们在常州待的时间不长,在运河边敬杯酒,献上首诗就继续上路了。
     常州和扬州分别在长江的南北两侧。我们开车从镇江向北跨过润扬长江大桥前往扬州。在1957年建成第一座长江大桥之前,经大运河从常州纵跨扬子江到扬州是最快的途径。扬州是京杭大运河上的大都会,是北宋时期中国商业和文化中心,与都城汴梁的重要性可以相提并论。商贾来自四面八方,包括经丝绸之路远道而来的阿拉伯人。扬州为当时第一纳税城市,俨如今天上海的地位。苏东坡写和陶诗是在扬州做知州时开始的,然后在惠州决定“尽和陶诗”,在海南岛的儋州完成了所有的和陶诗。所以扬州、惠州和儋州就是我们这次寻访苏东坡和陶诗踪迹的旅行主线。
     过桥半小时后,我们到达扬州瘦西湖北岸的涵田汇金度假酒店。我们决定奢侈一番,住进这家五星级的酒店,但酒店星级不是我们选择它的原因。我们想在苏东坡过夜的山脚下留宿。这虽是个小细节,但我们就是要沿着一些小细节来追寻偶像诗人的踪迹。苏东坡1092年在扬州任知州六个月。在这里,苏东坡开启了和陶诗的篇章。
     我们到扬州时就开始下雨,且淅淅沥沥下了一整夜。第二天早晨,雨稍小一点,我们开车到蜀冈山上。刚停车,雨也停了。我看到旁边有位出家人,便上前问路,正巧他就是我们要见的圣万法师。“这就是缘分”,法师说。能修方丈正在日本弘法,嘱托知客圣万接待好我们。圣万知道我们是来拜谒苏东坡遗迹时,就带我们径直往平山堂和谷林堂走去。(P16-1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