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心灵的风景:画笔带我走出抑郁
字数: 10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作者: 李子玉
出版日期: 2018-04-01
商品条码: 9787508686899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65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
¥5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讲述经由绘画走出抑郁的书。李子玉是有名学者李欧梵的夫人,十数年来饱受忧郁症折磨,曾四次自杀,在治疗过程中,她寻找了一种积极而明朗的治疗方法:倾注心力和思绪于绘画之中。在艺术的疗愈下,李子玉很终摆脱病魔,重新回到正常、快乐的生活之中。书中主要内容为李子玉的自述、诗歌和80幅绘画作品,以及白先勇、毛尖、阎连科等有名文化名人为子玉的画所作的评赏。
《心灵的风景(画笔带我走出抑郁)》是一本心灵治愈之书,一本充满正能量的书。
作者简介
李子玉,生于广州,长于香港。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毕业,美国南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社会学学士,曾任职保险业。
著有《细味人生:食物的往事追忆》,并与丈夫李欧梵台著《过平常日子》、《一起看海的目子》及《恋恋浮城》等。
目录
子玉的自白
情绪的色彩,色彩的情绪――我的自白
种子
恶魔
佛缘
作画
子玉的画
子玉的诗
心无挂碍
去我执
那时
那天
小白莲
星光
丛林
生
圆
花
一颗心
菩提心
海天一色
希望之光
子玉的朋友
图为心声――李子玉的素人画白先勇
抽象的抒情,神奇的意境李欧梵
彩色的诗王德威
六十年的童子功:子玉画画毛尖
天赋华彩迟到来阎连科
子玉与欧梵郑培凯
读李师母的画陈子善
清净与热情之间郝明义
若如童心李淮
子玉叙情郑文惠
焦土上的魔法之境郑昀
绘画带来内心的光亮王犁
另一个自我王侃
艺精于善――由子玉师母的画想到的陈建华
子玉印象鄢秀
子玉之画清且奇幻谢春彦
奇妙的心影刘剑梅
子玉姐的新唱腔张慰军
生命意志的自由泼洒季进
道,从未遥远鹏宇
画画,如一场游戏金晓霞
生命的颜色张今
后记
摘要
事出必有因。也许,这因的种子早种于我在母体的日子。当时,我不过还是母亲体内的胎儿。我后来知道,当妈妈怀着我时,有次她挺着肚子坐在家门前,眼睁睁看着丈夫手臂挽着另一个女人从门前经过。她那时痛苦失望的心情,我想我已经感应到了。由此相信,妈妈对婚姻缺乏安全感,是从实际的婚姻生活中感悟出来的,我缺乏安全感,也许得自母胎的遗传。
我从襁褓开始,已没有父亲,父亲不是逝世,只是跟我妈妈仳离了。妈妈为了养活哥哥和我,一度把我们交托给外祖母照料。那时候,母亲只身从广州跑到香港谋生,汇款养活身在广州的我们祖孙三人。
母亲天生个性坚强,尽管没受过许多教育,没有兄弟姐妹的扶助,但她情愿离开小康的夫家,孤身闯她的人生路,并决心以寡母身份,担起照顾我们兄妹俩的责任。1958年,五十多岁的外祖母含辛茹苦地带着四岁的我和七岁的哥哥,幸好那时刚接到香港当局的批准,让我们离开广州到香港去,跟妈妈见面。到达香港后,妈妈早做安排,并给我们租下了一处安居之所,然而,她没有跟我们同住。
几个月后,她告诉我们她要再婚了,对方是位富家公子,而且是名门之后,可算是“簪缨世家”。妈妈从此摇身一变,从妈身份成了我们的“阿姨”,哥哥和我变成了她的外甥和外甥女了。这种身份的转换,表面上看来简单,但对于幼小而又敏感的我,影响却是既深且远的。
其后的好一段日子里,我变成了一个满怀心事的小女孩。往往满腹疑团,却又不敢向大人提问,更糟糕的是,我认为妈妈再也不要我们了。妈妈有了新的家庭,成了大富人家的三少奶,相反,我们祖孙仨成了她的累赘。这感受一直延伸影响到我日后的害羞行为,使我严重缺乏自信和自尊心。
再婚后的妈妈只当了一年可让我和哥哥接触的“阿姨”,就跟“姨丈”到英伦留学去了。妈妈是个大睛大生的人,远离了香港人际复杂又规条森严的婆家,又得到自己母亲给她照顾一双小儿女,我想,她是蛮自由自在的。然而,她看来并没有体会到自己慈母的心,那时候,我时常希望她可以多汇点家用、多写些书信回来给我们。
向来多忧多虑的外祖母,经常为了收不到妈家书而睡不稳、食不甘,加上妈妈每次寄来的家用都仅够我们三人糊口,有时候,只要外祖母多生一场病,多看两回医生,生活旋即显得捉襟见肘。每逢遇上这种情况,外祖母总是整日连连唉声叹气,坐立不安。那时我只有六七岁,除了上学,每天看着外祖母的愁容,听着她的叹息,再加上她生病时卧在床上辗转呻吟的声音,尤其令我心情积虑。
病痛固然叫外祖母难受,然而,平日的她却又脾气暴躁,一样叫我们害怕。根据妈妈形容外祖母说:“阿妈一向很凶,连我爸爸都怕了她,每次她打我的时候,爸爸总是跟她吵,要护我,可是,很后都无功而回,被气得出街走了,就是不忍心看心爱的女儿被自己的妻子毒打。而我每次被责打后,总会怀疑她是我的亲生母亲吗?怎么会这样狠心地打我呢?”
外祖母是天津人,十岁随她父亲到广州,可是,这位官家小姐没有机会念书,当时, “女子无才便是德”是件天经地义的事。事实上,外祖母对于自己不识字这回事,似乎也不怎么显得遗憾。偶然需要签名才办得成的事。她就得靠图童盖印了。有的时候,她会冒出一句: “你们外祖母就是吃亏在没读过书,不然的话,我可不是现在的样子,要依靠女儿供养啦!”其实,我想她还是在意自己是个文盲的。奇怪的是,她看见我用功读书时,总会表现出一副不以为然的神情,甚至幽幽地说: “看你神经兮兮地念书,难道要考个女状元不成?”我被她这么一说,往往为自己的用功而汗颜,女状元考不上,反成了书呆子。有时更会被她的话挫了锐气,心想: “我反正办不成大事,马马虎虎就可以了。”往后的几十年里,我缺乏大志的性情,多少与这种想法有所关联。
小时候,我是个内向而敏感的女孩。虽然有一个大自己三岁的哥哥,可他却从来不是我的玩伴。绝大多数的日子里,我留在家里独自玩耍。遇上外祖母心情好的时候,她会用米粒充“馅”,细针给我缝制布袋娃娃。后来,妈妈给我买来一套塑料造的玩具厨具,好让我找来邻家的小女孩跟我一起玩“煮饭仔”游戏,至于哥哥和别家的男孩则当“食客”。有玩伴当然开心,没有的话,我也不介意独自跟自己说话,甚至一人分饰几个角色,悠然自得。
就这样,我从小养成了孤独的性格,过着自求多福的生活。在我的记忆所及,大抵从那时候起,我的性格愈来愈内向,也愈来愈压抑,现在想起那时候,忧郁病的种子已经开始在萌芽了。P8-11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