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 作者: 傅雷,朱梅馥,傅聪 著;傅敏 编
  • 出版日期: 2018-02-01
  • 商品条码: 978754477161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6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4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傅雷家书》系傅雷夫妇与儿子傅聪的精神接触和思想交流实录,是家人之间性情中的文字,不经意的笔墨,不为发表而创作,由傅雷次子、傅聪胞弟傅敏选编,一九八一年初版面世,至今已三十六年。
本版家书仍沿袭一九八一年初版以来内容厚重的选编风格,贯穿了一九五四至一九六六年傅雷夫妇最后的生命历程,记录了傅聪由钢琴学童成为重量钢琴家的学习过程,再现傅氏兄弟成长的家教背景。傅雷曾自信地告知傅聪:“你别忘了:你从小到现在的家庭背景,不但在中国独一无二,便是在世界上也很少很少。”傅敏先生了解自己的父母兄长,熟悉自己的家庭氛围,他选编的《傅雷家书》更能展示傅家门风,再现自己的家教背景,还原其真实,非他人能代替。傅敏编傅雷家书,实际是他以父母与哥哥的往来家信为素材,删繁就简,精心选编的书信体自传作品,真实生动,好看感人。
家书中的家教家风,显现的底色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底线是“先做人”。关于“做人”,傅雷写道:“我说的‘做人’是广义的:私德、公德都包括在内,主要是对集体负责,对国家、对人民负责。”傅聪这样理解道:“我父亲说的做人绝不是世俗概念的‘做人’,什么要面面俱到啊,什么在社会上要怎么怎么样啊,等等。他说的‘做人’,恰恰相反……是那种意思,是‘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那样的人,是在优选意义上做一个精神上有所升华的人。”傅敏先生正是遵循父母兄长的意思,既明确“底线”,又铺陈“底色”,编选了这部家书精选本。
作者简介
傅聪,世界有名钢琴演奏家,一九三四年三月十日生于上海一个充满艺术氛围和学术精神的家庭。傅聪童年时代断断续续上过几年小学,主要是由父亲在家督教。八岁半师从李蕙芳开始学钢琴,九岁师从李斯特再传弟子百器,一九四六年百器去世后,基本上是自学。一九五四年赴波留学,师从有名钢琴教育家杰维茨基教授,并于一九五五年获得“第五届萧邦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演奏很优奖。一九五八年底以优异成绩提前毕业于华沙国立音乐学院,移居英国伦敦,只身驰骋国际乐坛五十余年,有“钢琴诗人”之美誉。鲁普和阿格丽琪等钢琴名家,称“傅聪是我们时代的音乐大师”。
傅雷(1908.4.7-1966.9.3),我国杰出的翻译家,教育家,作家,美术评论家。他翻译了大量法国名家的作品,如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米开朗基罗传》,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为我国的翻译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有着极强的艺术修养,并在绘画、音乐、文学等领域展现出尤为出色的感悟和鉴赏能力,由他翻译的法国学者丹纳的《艺术哲学》和编译的《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罗丹艺术论》,半个世纪后仍然在影响着无数艺术爱好者。
朱梅馥(1913—1966), 傅雷之妻。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傅雷,并为傅雷整理誊抄文稿。杨绛称其集温柔的妻子、慈爱的母亲、沙龙里的漂亮夫人、能干的主妇于一身。
目录
代序:读家书,想傅雷 楼适夷
傅雷夫妇与傅聪及弥拉往来家信
一九五四年(39通)
一九五五年(28通)
一九五六年(21通)
一九五七年(11通)
一九五八年(05通)
一九五九年(02通)
一九六〇年(19通)
一九六一年(24通)
一九六二年(13通)
一九六三年(11通)
一九六四年(05通)
一九六五年(14通)
一九六六年(04通)
编后记 傅敏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