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缙云掌故/缙云养生文化丛书
装帧: 简装
出版社: 西泠印社出版社
作者: 编者:项一中
出版日期: 2017-07-01
商品条码: 9787550821231
版次: 1
开本: 其他
页数: 372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
¥8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项一中主编的《缙云掌故》是《缙云养生文化系列丛书》之一,收录了发生在缙云的各类传说故事,如人物故事、孝道故事、美食故事、景物故事、村庄故事、古道故事,是缙云风情民俗的优秀载体。本书讲述了缙云当地各式各样的传说和掌故,故事性强,具有地方特色。
作者简介
项一中,1953年生于缙云,种过田,教过书,学过木匠,放过电影。1977年考入杭州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回缙云,先后在区公所、宣传部、文化局、广电局、旅游局任职。现为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浙江省史学会理事。
目录
人物类
扶宗立教海内一人/项一中
天台宗六祖智威/麻松亘
少康首创口头禅/项一中
南宋副相赵顺孙/赵章格
百岁方伯说李寅/麻松亘
铁面青天郑文茂/赵章格
赵舒义救周恩来/赵章格
民国中将施北衡/麻松亘
龙头将军二三事/樊泽友
英奇伟烈樊崧华/项一中
传说类
叠箱岩与美女瀑/项小六
黄帝酿十月酒/吕丰平刘伟民
杜光庭学医/朱锡英
杜光庭回乡/杨苏兰
缙云半个状元/谢世文
前宅铁膀太公/卢思忠
琴溪三脉井/朱文风
天来仓,地来油/赵延策
清水变酒传说/陈子立
雁门山的传说/赵延策
截脉岭的传说/麻正政
罗隐岩的传说/潘云川
龙望娘的传说/朱砂
陈鉴湖的传说/吕吉人
蹁脚进士的传说/谢世文
岩下人熊传说/项一中
轶事类
李阳冰斗城隍/项一中
赵顺孙七岁救父/陈建周
缙云树萱堂/赵章格
卢尚书轶事/田姑
福地和险地/陈子立
巧塔舍骂佛/玛门洛川
吕建盛造桥/朱文风
后塘说赵氏/赵章格
岩凹与岩腰/郑朝慧
羊堪头探古/吕吉人
一字之差/周春柳
水车题联/陈子立
雷公做媒/赵设乐
和尚望银滩/赵设乐
蛟坑大箱怪/徐盈
怪兽狗头熊/赵设乐
左库水怪之谜/项一中
考据类
黄老仙道与缙云戏曲/章建明
缙云板龙灯习俗拾遗/章建明
戏剧繁盛说缙云/项铨
仙都摩崖题记/王琼瑛
缙云木活字印刷/王琼瑛
缙云古代的求雨/陈渭清
爆竹赶龙求甘霖/项翔
龙行缙云梦未圆/项一中
胡诞地与胡相公/麻松亘
壶镇传统中医药/吕丰平
桃花岭名称来历/张琳
贤母桥名由来/麻松亘
问渔亭之题刻记/李贵升
明堂里的名堂经/项传义
缙云蒙城郡赵氏/赵福枝
李阳冰与东门李氏/李贵升
白竹演戏有禁忌/赵章格
谷川村名之变迁/周春柳
姓潘杏花村来历/项一中
营造类
书院/陈喜和
借岭/赵章格
麻礼生桥/赵章格
双溪龙骨桥/章一坚
前路慕义桥/麻松亘-
木栗甘心桥/项一中
千年古河阳/麻松亘
松岩百廿间/王琼瑛
壶镇九进厅/麻松亘
被毁的赵氏庄园/赵葛龙
重修天下第一祠记/项一中
记忆中的老县城/方向荣
千年一回大抉择/项一中
兵事类
匣中宝剑自有声/赵章格
箬川忠烈侯王达/玛门洛川
抗金名将詹世安/麻松亘
戚家军主将陈冕/麻松亘
樊献科泉州抗倭/樊泽友
一代儒将郑汝璧/赵章格
赴朝杀倭父子兵/赵章格
河阳阊门辫子洞/吕丰平
宗谱记载的战事/项一中录
铁血将军说赵狄/樊泽友
俚祀类
风雨千秋黄帝祠/项一中
张山寨七七会/麻松亘
迎罗汉/麻松亘
壶镇赤岩山/赵祝亮
壶镇圣岩寺/朱文风陈渭清
壶镇地母崇拜/胡保华
南乡栖真寺/麻松亘
大岩三将军殿/沈必贵
洪岭姑婆庙/陈喜和
前村慈相寺/玛门洛川
大洋大灵寺/玛门洛川
诰趣类
杀猪福/项传义
扛猪的幽默/王平和
三溪出气井/应子根
神仙与挑夫/周宅照
缙云番莳王/麻松亘
乡村婴戏/项传义
周柱伯驭牛/麻国裕
狗头有秘密/麻国裕
报头的趣闻/麻国裕
庆幸先生奇遇/赵章格
最爱《红灯记》/项一中
戴不破的帽子/项一中
王爷开大口/项一中
缙云“蛙琴”/项一中
美食类
黄帝和黄酒/项一中
缙云烧饼/麻松亘
缙云羹宴/麻松亘
爽面卵/麻松亘
清明锞/麻松亘
灰汁粽/麻松亘
博士粽/项笑羽
冷水金团/周宅照
喷香浸尿卵/章一坚
官粟类食品/项传义
特产类
缙云番莳/项一中
缙云金针/麻松亘
葛洪和葛根/应子根
姓潘糖柿/项笑羽
好溪玳瑁鱼/麻松亘
阳屯箬帽/王平和
阳屯灯笼/王平和
湖川火炮/赵章格
缙云赏石/施德金项一中
缙云根雕/项一中
缙云黄茶/项一中
白毛仙茶/朱桑锐
缙云日月茶/寡水清汤
跋
摘要
少康首创口头禅
据说,中国百姓见面互致问候的“口头禅”叫“吃了吗?”可是您知道佛教信徒的“口头禅”叫什么吗?
对,就是这四个字――“阿弥陀佛”。
这才是句真正的“口头禅”!
那么,这句名闻天下之佛教“口头禅”,是当年的帅哥猛男我佛如来所定,还是他的漂亮女弟子观世音所言?
都不是。此乃唐代高僧,缙云籍佛教大师释少康亲口所创!
少康大师俗姓周,缙云周村人。根据佛教经典《大藏经》的“佛祖统纪”记载,少康7岁还不会说话,其母以为是天生哑巴,就带他到灵山寺祈求菩萨保佑。在佛祖像前,母亲随口问他:“这是谁?”从未开口说话的少康竟然张口就答:“释迦牟尼佛。”其母大吃一惊,认定这孩子与佛祖有缘,于是就送他皈依佛门,成了一个小沙弥。
据说,不满20岁人佛门者不得受具足戒,只能称“沙弥”。最早的“沙弥”就是佛祖释迦牟尼15岁的儿子“罗喉罗”。而缙云周村7岁的沙弥“少康”,果然佛缘极深,所读佛教经书过目不忘,到了15岁已经是“满腹经纶”,成年后又到洛阳白马寺专攻“净土宗”,此后便能“口吐莲花”,成为一代大师。
后来他受命南下,到了浙江睦州梅城(今建德梅城)传扬佛法。初到此地,他发现江浙一带对“净土”莲宗少有认知,如何在一个人地生疏、举目无亲的地方传播佛法,成为对少康优选的挑战。
经过数日的冥思苦想,少康终于设计出一个少有的传播佛法妙方。他把自己每天乞讨得来的铜钱放在陶钵里,然后让沿街游玩的儿童念“阿弥陀佛”,念一声,给一个铜钱,念两声,给两个!
于是这些孩子互相转告,成群结队地沿街念“阿弥陀佛”赚钱玩。孩子们回家后,又把这个傻和尚“念佛给钱”的奇怪举动告诉家人,以致其爷娘也纷纷学着念起“阿弥陀佛”来。过了一个多月后,少康见初有成效,又改“一声一钱”为“十声一钱”。
就这样,少康独辟蹊径,在坚持了将近一年之后,孩子和父母们的念“佛”声,从“好玩”逐渐变成了“习惯”。到了后来,梅城的男女老少一见少康和尚,就双手合十,口称“阿弥陀佛”。
唐贞元十年(794),少康在梅城乌龙山建造净土道场,每遇斋日,善男信女摩肩接踵,人头攒动。据佛教典籍记载,每当少康大师升座唱佛,每念一声都有佛从口中飘然而出,有如颗颗佛珠接连成串。
贞元廿一年(805)十月初三,少康大师跏趺禅堂,身放光明,溘然而逝。一瞬间,天色突变,狂风四起,百鸟悲鸣,群兽呜咽……
少康圆寂后,弟子与信众纷纷募捐,在梅城台子岩为他修建了舍利塔,史称“台岩法师”。而少康大师之事迹亦被载入《大宋高僧传》、佛教经典《大藏经?佛祖统纪》,成为少数几位中国籍“佛祖”之一。
少康大师坐化后,他所开创的佛教口头禅“阿弥陀佛”持名念佛法,逐渐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并一直流传到了21世纪的今天。
南宋副相赵顺孙/赵章格
赵顺孙(1215―1277),字和仲,号格庵。南宋缙云县城人。淳祜九年(1249)乡试(省试)举人第一,次年即中进士,授太平州儒学教授。咸淳元年(1265)秋为秘书郎,担任度宗皇帝的授课老师。度宗将其比作富弼、苏轼。因与贾似道不合,出任平江(今苏州)知府兼淮浙发运使。五年,以吏部左侍郎奉诏进京,升任尚书。六年,升任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开始进入执政中枢。继升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军委常委兼代理副总理。八年,升任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太子少傅、缙云郡开国公,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副总理。后来度宗决定让他任右丞相,但因操劳过度而成疾。十年,出任福建安抚使兼知福州。不久,因病辞归故里,不肯服药而亡,享年63岁。
赵顺孙之父赵雷,是朱熹学生。因父亲去世,赵雷从武夷山返里守孝。三年丧满再回武夷山,朱熹也去世了。赵雷就跟随朱熹的高足滕磷读书。赵顺孙由于家学渊源,35岁中了进士,开始步入仕途。
赵顺孙所处的时代,可谓内忧外患交织,风雨飘摇,国将不国的时期。北方强大的蒙古帝国虎视眈眈,国内政治腐败,奸臣专权,朝臣离心离德,民不聊生。
赵顺孙从咸淳元年的秘书郎,升到管理组织人事的副长官吏部左侍郎期间,一直担任度宗皇帝的讲课老师。度宗25岁登基以后,封贾似道为太师,将朝政统统委托给他,自己整天与妃嫔们饮酒作乐。贾似道见度宗比理宗还要昏庸,就更专横跋扈,目无天子,稍不如意,就以辞官相要挟。度宗唯恐他不辞而别,总是流着眼泪挽留他,为他在西湖葛岭建筑豪宅,又特授贾似道平章军国重事,许他三日一朝,后来放宽到十日一朝,而且每次退朝,度宗总要离座目送他走出大殿,才会坐下。
作为皇帝的老师,赵顺孙该怎么办?从留传至今的三十多篇奏章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主要做了两个方面工作:一是诱导皇帝勤政、节俭,建议他“远小人,近君子”,“亲君子,昌正气”。他一面向皇帝推荐有才有德之大臣,一面又劝阻皇帝对于皇亲国戚不可滥封滥赏。
二是与权臣皇亲国戚不屈不挠的争斗,特别是对权相贾似道的斗争。
咸淳三年(1267),忽必烈率重兵包围襄阳16个月,而贾似道一直向度宗封锁消息。赵顺孙从平江(今苏州)一进京,就抨击贾似道“人臣知危亡而不言,人主处危亡而不知”,向度宗说明襄阳的危急和支援襄阳的战略意义。可惜度宗受到贾似道的蛊惑,竟未采纳!
咸淳六年(1270)一月,赵顺孙与陈宗礼同时进入中央执政中枢。这时,中央执政的第一把手是贾似道,以及左丞相江万里、右丞相兼枢密使马廷鸾。江万里不满贾似道,当月就辞职不干了。贾似道三日一朝,后来十日一朝,在西湖边的“半闲堂”玩蟋蟀,国家重要文件都得送到他家中审批。当时就有民谚讽刺说“朝中无宰相,湖上有平章”。这年十一月,陈宗礼也退休了。右丞相马廷鸾扼于贾似道无法办事,以养病为由,长期不上班,九次上疏要求退休。到咸淳八年(1272),马廷鸾退休后,朝廷想召叶梦鼎继任,但叶坚决不干。因此,在这三年中,真正在中枢主持工作的只有赵顺孙一人,但事事皆受制于贾似道。他见国势日危,而贾似道却一心求和,曾赋《感情吟》:
豪杰消磨叹五陵,发冲乌帽气填膺。
眼前不是无豪杰,身后何须论废兴。
后来,度宗皇帝让赵顺孙任右丞相,但他深感贾似道继续掌权,即使自己当了右相也是无所作为,遂发出了无奈的感叹:
不见人烟空见花,烟笼寒水月笼沙。
人生自古谁无死?莫怨东风当自嗟。
无独有偶的是,再过数年,民族英雄文天祥也抒发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感叹。P10-1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