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现代对位及其赋格

现代对位及其赋格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上海音乐出版社
  • 作者: 刘永平
  • 出版日期: 2017-11-01
  • 商品条码: 978755231404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4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刘永平著的《现代对位及其赋格(精)》通过探讨20世纪现代音乐的复调思维、对位技术及其在赋格中的应用,力求从流派繁多、主张各异的“个性写作”中,寻找出有规可循的某些“共性因素”。其目的在于试图构建一种有一定理论高度,又有实际应用价值,并且相对完整的现代复调音乐技法体系,为我们的专业音乐创作、作曲技术理论研究和不错专门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作者简介
刘永平,武汉音乐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北省政府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现任中国复调音乐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理事、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创新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的研究与教学。
目录
前言
章对位与赋格概论
节对位的内涵与逻辑
一、对位的内涵特质
二、复调的发展轨迹
三、对位与复调的关系
第二节赋格的特征与精神
一、赋格的结构特征
二、赋格的历史演化
三、赋格与其他概念的关系
四、赋格的精神
第二章线性对位
节线性对位的技术逻辑
一、线性对位的概念涵义
二、库特的“线性”观念
三、勋伯格对“线性对位”的质疑
第二节线性对位的历史渊源
一、自然音调式的“线条型对位”
二、功能调性的“和声型对位”
三、线性和声的对位化
第三节线性对位的组织规则
一、线性对位的音高组织
二、线性对位的写作规则
第四节线性对位的赋格分析
一、欣德米特《调性游戏》赋格9分析
二、斯特拉文斯基《圣诗交响曲》第二乐章赋格分析
第三章多调性对位
节多调性对位的本质特征
一、多调性对位的概念定义
二、多调性对位的最初实验
三、多调性对位的广泛应用
第二节多调性对位的发展脉络
一、传统复调的多调性因素
二、多调性对位的产生缘由
三、对多调性理论的质疑
第三节多调性对位的处理原则
一、建立明确的调性中心
二、采用自然调式音阶
三、注重调性关系的对比
四、追求整体的和声音响
第四节多调性对位的赋格分析
一、席曼诺夫斯基《弦乐四重奏》0p37第三乐章赋格分析
二、巴托克《为弦乐、打击乐与钢片琴而作的音乐》乐章赋格分析
第四章多节拍对位
节多节拍对位的一般特性
一、多节拍对位的律动关系
二、多节拍对位的早期运用
三、多节拍对位的产生背景
第二节多节拍对位与复节奏
一、节拍与节奏的区别
二、复节奏的组合样式
三、多节拍对位与复节奏组合
第三节多节拍对位的构成方式
一、不同节拍的错位结合
二、相同节拍的错位结合
三、不同节拍的同位结合
第四节多节拍对位的赋格分析
里盖蒂《钢琴练习曲》卷第六首“华沙之秋”赋格分析
第五章十二音对位
节十二音对位的概念特征
一、十二音对位的概念定义
二、十二音对位的结构特征
第二节十二音对位的音列陈述
一、单一音列的同时陈述
二、相同音列的同时陈述
三、不同音列的同时陈述
第三节十二音对位的和声基础
一、音程的不协和分类
二、和弦的紧张度类别
三、八度重复与调性渗透
第四节十二音对位的赋格分析
一、克热内克《第七弦乐四重奏》0p96第三乐章赋格分析
二、贝尔格歌剧《沃采克》第二幕第二场的赋格分析
第六章单声复调
节单声复调的思维特征
一、单声复调的概念内涵
二、单声复调的思维方式
第二节单声复调的技法来源
一、民族音乐中的“支声调”
二、传统音乐中的“复合式曲线”
三、现代音乐中的“音色旋律”
第三节单声复调的织体构成
一、音区转换法
二、音节缩减法
三、音序纵横法
四、音点分合法
第四节单声复调的赋格分析
一、帕特拉英科《七首前奏曲与赋格——为独奏双簧管而作》
0p27、2、7首赋格分析
二、布里顿《序曲与赋格——为十八件弦乐器而作》赋格分析
第七章偶然对位
节偶然对位的内涵特征
一、偶然对位的本质属性
二、偶然对位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偶然对位的产生发展
一、“有的偶然”的发明
二、早期音乐中“不确定”因素
三、其他作曲家的独特用法
第三节偶然对位的定位结构
一、定位结构的组织方式
二、定位和声的偶然对位
三、定位旋律的偶然对位
第四节偶然对位的赋格分析
鲁托斯拉夫斯基《序曲与赋格——为十三件独奏弦乐器而作》
赋格分析
第八章微型复调
节微型复调的属性特征
一、微型复调的概念界定
二、微型复调的织体特征
第二节微型复调的音色风格
一、微型复调的技法首创
二、微型复调的音色创新
第三节微型复调的卡农技术
一、单卡农组的微型复调
二、复卡农组的微型复调
第四节微型复调的赋格分析
里盖蒂《安魂曲》第二乐章“慈悲经”赋格分析
附录一现代赋格分析实例目录
附录二现代赋格分析部分谱例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