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王开林自选集/路标石丛书

王开林自选集/路标石丛书

  • 字数: 64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 作者: 王开林
  • 出版日期: 2018-05-01
  • 商品条码: 978754553378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14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世间有英物,也有畸人。英物欲造福天下,用心良苦。畸人要立异尘寰,谈何容易。在王开林的作品中,多见英物、畸人冲击由丑类、奸徒、庸流、俗辈合围的铁桶阵,成败不计,生死以之,令人耸然动容。《王开林自选集》精选了王开林的代表性作品,包括《是真虎乃有风》《寡言君子》《国士无双》《片云独鹤》《性博士》《瓶中美人》等,全面反映了王开林的小说创作成就。
作者简介
王开林,1965年出生于长沙市,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供职于湖南省作家协会。迄今已出版散文随笔集三十五部,长篇小说两部,长篇人物传记两部。2013年,复旦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王开林晚清民国人物系列”(六卷精装本)。其作品被收入海内外四百余种文鉴和选集。曾获得湖南省青年文学奖,《青年文学》创作奖,《萌芽》文学奖,《十月》文学奖等奖项。
目录
壹 辑
是真虎乃有风
寡言君子
做一个好人到底有多难
国士无双
贰 辑
三副热泪
菊残犹有傲霜枝
八部书外皆狗屁
性博士
叁 辑
雪拥蓝关
天地雄心
器识与命运
人间已无梁任公
肆 辑
不信书,信运气
破天荒相公
杀人手段救人心
江海之心
伍 辑
我有迷魂招不得
片云独鹤
一头爱喝酒的虎
文坛飞将
陆 辑
悲欣交集
飘飘何所似
生死成谜
爱在云端不可攀
柒 辑
与伟大的心灵共舞
石语者
瓶中美人
墓地红莓
捌 辑
慈母在天堂
圣巴巴拉广场上的鸽子
远方的岛
致一千年过后的你
玖 辑
成才率
留名与留国
神医也有“六不治”
尊重他人的脆弱
拾 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学佛与还债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霄壤
访谈谛听历史的心音
附 录
王开林主要作品出版年表
摘要
    是真虎乃有风
     古今中外,各行各业的成功者数不胜数,我们不难从中遴选出自己特别心仪的偶像。然而凡事过犹不及,谁要是心性太热,将某位箭垛似的先贤推崇至完人、圣人和伟人的极峰,就会干出离谱的事情。“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这类怀疑主义色彩颇为浓厚的话语固然卑卑无足道,但其合理的成分仍不可一概抹杀。有时,评判者采取的政治立场和文化视角会起到杠杆作用,只要他们找得到合适的支点,撬翻任何一位完人、圣人和伟人的宝座都不在话下。孔子被古人尊崇为至圣先师,长达两干余年,却在二十世纪厄运缠身,被无知无畏者轮番打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在中国现代目前,北大老校长蔡元培也被推崇为完人和圣人,当时和后世的众多学者一直有意无意地强化这种共识,他到底能否当此美誉而毫无愧色?仁者与智者所持的看法又究竟有多大的反差?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值得我们探求。
     一、如此翰林,少见
     毛子水在《对于蔡元培的一些回忆》中讲到一件趣事。某次,北大名流雅集,钱玄同不无冒失地问道:“蔡先生,前清考翰林,都要字写得很好的才能考中,先生的字写得这样蹩脚,怎样能够考得翰林?”蔡先生不慌不忙,微笑作答:“我也不知道,大概那时正风行黄山谷字体的缘故吧!”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是北宋文学家和书法家,其字体不循常轨,张扬个性,宛如铁干铜枝,恰似险峰危石,以刚劲奇崛著称。蔡元培见招拆招,这样的回答既见出涵养有素,也显得幽默感十足,满座闻之,忍俊不禁。
     自初唐迄于晚清,一千二百多年间,翰林多到数万计,但主动参加革命党,去革专制王朝老命的,除了蔡元培,数不出第二人。自达摩东来,一千五百多年间,和尚多到数以百万计,集情圣、诗魔、丹青高手和革命志士于一身的,除了苏曼殊,也数不出第二人。他们是在“古今未有之变局”中禀赋特出的产儿,堪称天地间少见的异数。
     据教育家马相伯回忆,1901年,蔡元培担任上海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期间,曾与张元济、汪康年一道拜他为师,学习拉丁文。每天清晨,蔡元培从徐家汇徒步四五里路到土山湾马相伯家上课。由于求学的心情过于急切,头一次,蔡元培去得太早,凌晨五点多钟,天边刚有一丝曙色,他就在楼下低声叫唤“相伯,相伯”。马相伯感到惊奇,大清早的,谁跑来这里喊魂?他推开窗子望去,来人是蔡元培。马相伯名士派头十足,他急忙摇手,对蔡元培说:“太早了,太早了,八九点钟再来吧!”虽然有点败兴,蔡元培并没有感到不悦,三个钟头后,他重又来到马家。这一年,蔡元培三十四岁,身为翰林已达八载,但他仍有程门立雪的虔诚劲头。
     近代以降,中国人在血渠泪河中瞠行了一百多年,与宗教精神早已背道而驰。太平天国焚烧庙宇,强迫和尚尼姑还俗。义和团摧毁教堂,疯狂杀戮西方传教士。嗣后,科学上位,主义蜂起,各种花样翻新的迫害方式不断升级,更扫荡了人们所剩无几的敬畏之心。蔡元培有见于此,特别提出“以美育替代宗教”的主张,他认为,上智者和强力者往往会利用现成的宗教(或大力推行个人崇拜)桎梏民众的思想和行为,下愚者求神拜佛,则容易陷足于迷信的泥坑而难以自拔,美育以修身养性为根本,它能使任何个体都平等地获得上升的阶梯和自我完善的路径。应该承认,这原本是一个不错的主张,可惜很难在中国实行。因为人生惨苦,世路险恶,人们受到强权恶政的宰制,往往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置身于无援无助的境地,他们要么忍气吞声,匍匐在专制魔王的脚下苟且偷生,要么含悲茹苦,祈求各方神佛的抚慰和麻醉。他们相信往世来生,相信善有善报,至少还不算绝望。美育则必须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方可着手,在温饱无虞的日子里始能用心,然而一旦国人的欲望被激荡至沸点和熔点,宗教缺席,道德破产,美育也将失去立足之地。因此“以美育替代宗教”的愿景实则遥不可及。
     蔡元培持之不变的座右铭为“学不厌,教不倦”。他三度旅欧,精研西方哲学,在巴黎访晤过居里夫人,在德国结识了爱因斯坦,两次高峰对话使他受益良多。终其一生,蔡元培对学问抱有浓厚的兴趣,对教育怀有炽热的感情,虽历经世乱,屡遭挫折,却从未泄过气、断过念、灰过心。戊戌变法时期,王照、张元济劝导康有为以开办教育、培植人才为先鞭,以维新变法为后图,康氏的目光则较为短视,他认为:强敌虎视鹰瞵于外,清廷河决鱼烂于内,如同老房子着火,纵有观音大士干手干眼为助,犹恐扑救无暇,王、张之议缓不济急,只好暂且作罢。无独有偶,辛亥革命前,严复在英伦邂逅孙中山,他开出的药方同样是“为今之计,唯急从教育上着手”,孙中山略无迟疑,以“俟河之清,人寿几何”一语作答,他认为,在清王朝旧体制的框架下,教育犹如被巨石镇压着的笋尖,是无法舒展其身子骨的。
     当初,康有为、梁启超倡导变法维新,炙手可热,蔡元培冷眼旁观,并不看好康、梁的“小臣架空术”,维新派把孤立无援的光绪皇帝的细腿当成如来佛的粗腿去抱,企图富国强兵,拯救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没落王朝,这岂不是痴心妄想吗?改良教育和培植人才,如此重要的事情,康、梁竟认为无关大局,根本不留意,全然不着手,徒以空言造势,妄想撒豆成兵,倒有几分神汉巫公的派头。康有为所主导的四不像的变法维新和君主立宪果然一败涂地,蔡元培一针见血地指出其败因:“由于不先培养革新人才,而欲以少数人弋取政权,排斥顽旧,不能不情见势绌。”蔡元培真心向往的是民主政治,极力主张的是教育救国,他放着好好的翰林不做,弃官南下,回家乡绍兴监理新式学堂,到上海南洋公学特班任总教习,与叶瀚等人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会,组织爱国学社,开办爱国女学。
     1903年冬,蔡元培为了使国人警醒,对帝俄觊觎中国东三省有所防范,创办《俄事警闻》报。这一时期,他受到普鲁东、巴枯宁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发表小说《新年梦》,主张废除私有财产,废除婚姻制度。但他很快就发现此路不通,唯有以革命的霹雳手段刷新政治,才能使死气沉沉的社会获得生机。此后,他参加杨笃生领导的军国民教育会暗杀团,与陶成章等人秘密创立光复会,出任中国同盟会上海分会会长。由专制王朝的翰林转变为的革命党,蔡元培无疑是古今第一人。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