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禅宗语言

禅宗语言

  • 字数: 295千字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周裕锴 著
  • 出版日期: 2017-10-01
  • 商品条码: 978730913095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05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唐宋时期禅宗语言发展的曲线上,可以发现内部宗教改革实践和外部世俗文化因素两条坐标的影响。周裕锴著的《禅宗语言(精)》,上编借助当代西方话语理论,按照“语言与世界”这一哲学性思路考察了禅宗发展各阶段言说方式的演变,深刻地揭示了如来禅、祖师禅、分灯禅、分案禅、文字禅、看话禅和默照禅语言观的异同及其内在原因。下编将禅宗语言看做一种特殊存在方式的体现,通过“知识的考古”,揭示其独特殊性的概念结构与可理解的意义,从而破译了大量荒诞、玄妙的禅语密码,合理解释了许多古怪奇特的公案在禅学上的价值。本书在俗语言研究方面有不少精彩的见解,而关于点化法、借用法、方案法的分析,则给予文学理论以极多的启示。
作者简介
周裕锴,1954年生,成都华阳人。文学博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任中国苏轼学会会长,韩国东方学会、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中华诗教学会副会长,《文学遗产》、《中国诗学》、人大复印资料《古代近代文学研究》等刊编委,日本大阪大学客座研究员、台湾东华大学、台湾大学客座教授。著有《中国禅宗与诗歌》《宋代诗学通论》《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文字禅与宋代诗学》《禅宗语言》《法眼与诗心》《宋僧惠洪行履著述编年总案》《语言的张力》等书,为《苏轼全集校注》三位主编之一。
目录
上编 宗门语默
引言
第一章 如来禅:禅与教的分途
一、“一切佛语心”:个体心性的非言说性
二、“文字性空”:语言本体的虚无
三、“教外别传”:争夺话语权力的理论武器
第二章 祖师禅:走下如来圣殿
一、“方便接人”:本土话语的流行
二、“直下即是”:存在即此在
三、“呵佛骂祖”:经教的消解
第三章 分灯禅:禅门宗风的确立
一、棒喝:截断言路的手段
二、机锋:应接学人的艺术
三、旨诀:指示门径的言句
四、圆相:立象尽意的禅法
五、作势:示道启悟的动作
六、偈颂:明心见性的礼赞
第四章 公案禅:阐释时代的开始
一、灯录语录:祖师言行的记载
二、代别拈颂:前辈典刑的评说
三、著语评唱:机缘拈颂的训释
第五章 文字禅:禅宗语言与文化整合
一、以儒明禅:儒释相通,文以载道
二、以教说禅:禅教合一,不离文字
三、以诗证禅:诗禅相融,句中有眼
第六章 默照禅与看话禅:走向前语言状态
一、“默照”:无言的妙用
二、“看话”:语言的解构
下编 葛藤闲话
引言
第一章 拈花指月:禅语的象征性
一、动作语
二、棒喝语
三、隐喻
第二章 绕路说禅:禅语的隐晦性
一、遮诠
二、隐语
三、玄言
四、行话
第三章 反常合道:禅语的乖谬性
一、活句
二、格外句
三、反语
第四章 打诨通禅:禅语的游戏性
一、打诨
二、俳体
第五章 老婆心切:禅语的通俗性
一、口语
二、俗谚
三、白话诗
第六章 点铁成金:禅语的递创性
一、翻案法
二、点化法
三、借用法
第七章 看风使帆:禅语的随机性
一、鄙语粗话
二、艳词绮语
三、清音远韵
引用书目
后记
重版说明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